《林中小溪》教学设计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9/8 10:00:3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5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760字。
  《林中小溪》教学设计
  设计者:李鲤      工作单位:十堰市实验中学
  教学内容
  课题名称 二、林中小溪 学科 语文 总课时数 2课时
  单元章节名称 学会读书(一)
  吟哦讽诵而后得之 页码 第7页 执教者 李鲤
  版本名称 江苏教育出版社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 年级 九年级 册  次 上册
  教学分析
  教材
  分析 本单元都是优美的写景散文,本课是本单元的重点教读篇目。本课要求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自然是人类之友。人类装点自然,并从自然界中得到感悟,发现自我,从而提升人格精神和审美能力。
  本文构思独特,由景生情,由情悟理,情景相生。文章是描写俄罗斯高加索地区春天森林中的景色的,以小溪流淌过不同地势呈现出的种种情貌,以及从中显现出的勇往直前、冲决一切的精神,表达了作者的人生信念,溪流成为自我人生道路的写照。每一种理的感悟,都是由外界特定的情景暗示出来的,学习中要重在引导学生找出这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感悟之中又坚定了自己的人生信念。高尔基曾这样评论普里什文的创作:“普里什文有一支生花的妙笔,善于将普普通通词汇灵活的搭配起来进行描写,一切都具有触摸得到的可能性。”
  全文一气呵成,难以切断,教学时应该着眼于引导学生把握学生的思想感情脉络,特别是中间部分写溪水经过树林中不同地形、地貌的地带所呈现出的状况,层次感还是明显的:必然会到达自由水域—有障碍才有生活—搏斗的意义—林中景色—展望前景。同时向学生明确,这是随笔体散文的固有特征,并要求学生练笔实践。
  九年级的学生已学习了很多篇散文,了解了散文的基本常识,已具备了一定的分析散文的能力,因此学习本文可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
  教学
  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回顾散文的有关常识,了解散文的一般写法,学完本文要能模仿着写一篇散文。
  2、学习本文寓人生哲理于自然景物之中的写法。
  3、体会文中准确、生动的语言及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二、过程与方法:
  1、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
  2、学生自读,教师引导,分组讨论,合作探究,质疑创新。
  3、反复诵读,仔细品味。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丽的自然风光,进而热爱祖国的美好感情。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