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文言文阅读练习99
- 资源简介:
- 共48题,约22140字。09高三文言文阅读
福建省惠安荷山中学许碧南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
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部相同的一组是( )
A.举贤以自佐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
B.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C.然亡国破家相随属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
D.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部相同的一组是( )
A.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B.渔父见而问之曰 夫赵强而燕弱
C.身客死于秦 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
D.乃作《怀沙》之赋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屈原因为令尹子兰身居高位而不为国分忧而痛恨他。
B、楚怀王“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的根本原因在于“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C、屈原之死,表现其“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心。
D、屈原身后,宋玉、唐勒、景差这些人都学习屈原的“从容辞令”,但没有人比得上。
【参考答案】
1. B被(A选拔,全、整个 C 递相,相与:一起 D希望,宠幸)
2. A因为(B连词表承接,连词表并列 C在,对 D这,的)
3. C
(A、屈原痛恨子兰的原因是子兰劝楚怀王去秦国,造成楚怀王客死他乡。B、根本原因在于楚怀王不“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D、这些人不如屈原之处是他们不敢直谏。)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东 轩 记
苏 辙
余既以罪谪监筠州盐酒税,未至,大雨。筠水泛溢,蔑南市,登北岸,败刺史府门。盐酒税治舍,俯江之漘①,水患尤甚。既至,敝不可处。乃告于郡,假部使者府以居。郡怜其无归也,许之。岁十二月,乃克支其欹斜,补其圮缺,辟厅事堂之东为轩,种杉二本,竹百个,以为宴休之所。然盐酒税旧以三吏共事,余至,其二人者,适皆罢去,事委于一。昼则坐市区鬻盐、沽酒,税豚鱼,与市人争寻尺以自效;暮归,筋力疲废,辄昏然就睡,不知夜之既旦。旦则复出营职,终不能安于所谓东轩者。每旦暮出入其旁,顾之,未尝不哑然自笑也。
余昔少年读书,窃尝怪颜子箪食瓢饮,居于陋巷,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私以为虽不欲仕,然抱关击柝②,尚可自养,而不害于学,何至困辱贫窭自苦如此。及来筠州,勤劳盐米之间,无一日之休。虽欲弃尘垢,解羁絷,自放于道德之场,而事每劫而留之,然后知颜子之所以甘心贫贱,不肯求斗升之禄以自给者,良以其害于学故也。
嗟夫!士方其未闻大道,沉酣势利,以玉帛子女自厚,自以为乐矣。及其循理以求道,落其华而收其实,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