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语文教学设计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8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9/14 21:58:43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6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0250字。
  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吟哦讽诵而后得之
  ↘内容简析及教学提示
  本单元的中心内容是“自然山川”,着重领略和要求掌握的学习方法是“吟哦讽诵”,就是要求学生能通过吟诵去体会和把握文章所表现出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因而要教会学生从反复吟诵中,了解作品所写的自然风景的个性特点及给予人们的种种启示,加深理解其中深蕴的人文内涵。并且能从吟诵中品味文章的神气、写作上的妙处,领会到写景散文的一般思路。进而参与“综合学习与探究”活动,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究和写作。
  四篇课文的安排,应各有侧重点,《鼎湖山听泉》作为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可以作为示例,指导学生学习在“吟哦讽诵”中注意作者感情嬗变的历程及对人生和历史的感悟;《林中小溪》一文在运用所学的方法自主学习的同时,可向学生介绍一下这位被称赞为“在整个世界文学中,未必能找到与他并驾齐驱的作家”的前苏联作家的作品风格,并再选择一些他的作品来加深学生的感受。《飞红摘翠记黄山》《画山绣水》则重点学习写景角度的选择与转换及材料的整理和运用,为写作做好准备。
  作为本单元重点学习的学习方法“吟哦讽诵”,一要创设好的情境,如为学生提供音乐、画面等激起学生朗读的兴趣和热情。二是要指导学生在读中思索、品味,以达到感悟的目的。
  ↘单元学习目标
  1. 了解一般写景散文的写作思路和构思方式,学习和运用从不同的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2. 通过反复吟诵,能说出作品所写的自然风景的个性特点,及给予人们的种种启示。
  3. 掌握“吟哦讽诵”的要领,学会在朗读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体会其深蕴的人文内涵。
  4. 学会合作探究和写作,能从各个渠道收集、筛选和组合材料,并运用到写作中去。
  5. 能用流畅的口语介绍本地的风景、特产、风俗和民情。
  ↘课时安排    共18课时
  单元导学                     4课时   《鼎湖山听泉》          2课时
  《林中小溪》                 2课时   《飞红摘翠记黄山》      2课时
  《画山绣水》                 2课时    诵读欣赏               1课时
  气象物候                     2课时   综合学习与探究          3课时
  单元导学
  第一课时
  探讨学法•拟定计划
  步 骤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一 ↘总结回顾
  1. 在初中两年的学习中,你有哪些好的语文学习的方法,供大家参考、学习。(教师引导学生有选择的加以记录。)
  2. 出示、补充讨论的话题:我们在课本上学到了哪些方法? (注意引导学生总结) 
  1. 互相交流,有选择的加以记录。
  2. 回忆、整理。
  二 ↘共同走进九年级(上)语文
  1. 指导学生浏览课文、目录。思考:本学期的语文课本和过去有什么不同?你认为本学期我们的语文学习和过去会有什么不同?
  2. 布置任务:制订本学期的读书计划(要求根据课文的相关内容,阅读同题材、体裁的作品,和文学名著。)
  3. 组织交流并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1. 浏览课文、目录,并注意与以往的书目相对比。
  2. 动手制定学习计划。
  3. 交流计划,并在同学和老师的指导下修改。
  第二课时
  明确文体•理清学法
  步 骤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一 本单元我们学习的是散文,关于散文,你们都知道些什么?说来大家听听。
  教师归纳、补充。
  1. 散文题材多样自由。
  凡宇宙间一切事物,大至永恒的星球,小至花鸟鱼虫,皆可入文。而且,行文的方式也无拘无束,可漫谈、回忆、日记、对话……散文家秦牧以“海阔天空”形容之,一点也不为过。鲁迅的散文是这方面最好的典范。他的是散文,被人称为“喜笑怒骂皆成文章”。打开他那十几册散文(杂文)集,里面有的是“大题小做”,如《关于女人》、《拿来主义》;有的是“小题大做”,如《论雷峰塔的倒掉》、《从胡须说到牙齿》;有的是“借题发挥”,如《谈皇帝》、《论照相之类》;有的是“无题有感”,如《忽然想到》《无花的蔷薇》……看起来,他的散文随心所欲,运思落笔也似不经心,但每一篇的背后,都饱含作者的满腔激情和精深的思想内涵。
  2. 散文结构“形散神不散”
  散文反映生活,不像小说、戏剧,要刻画人物,构造情节。它不需以某个人物为中心,也不需有前后连贯的情节。散文作家总是在平素的生活和日常的见闻中有所触动,于是随手拈来,生发开去,把深刻的道理寓于信笔所至的叙述上。他时而勾勒描绘,时而倒叙联想,时而感情激发,时而侃侃而谈。他依据的往往只是自己的思维轨迹,描述的只是自己的一些生活片段,看似有很强的随意性,这就是“形散”; 但实际上,这些描述的东西却有一条思想的红线把它们串成一体,这就是“神不散”。
  散文的魅力就在这“散与不散”之间。由于有了“散”,作家可以放开思路,放开笔端,运笔如风,不拘成法;由于有了“不散”,散文能含蓄深邃,饱蘸感情,成为反映社会的有力武器。
  3. 散文有浓厚的主观情感
  散文往往是作者真实情感的直接流露,抒情散文自不待言,叙事散文也往往寓情于事。朱自清的《背影》,看似偏重写事,写父亲送他去车站,为他买橘子。但这一件件事的背后,都洋溢着一股对渐入老境的父亲的深沉的爱。
  秦牧在《散文领域——海阔天空》一文中如此说:“文学是通过个性表现共性的。它时常要求作者不回避表现自己。诗和散文,对作者这种要求更加显著。在‘直诉胸臆’和倾泻感情的时候,如果一个作家回避表现自己,就不可能写出精彩动人的文字,也不可能给人任何亲切的感受。因为他只能讲一般的道理,用一般的语言,而不敢写出具有个性的见解,具有独特风格的语言……真正动人的散文,那个作者的音容笑貌,是总会浮现在读者面前的。”
  可以这么说,在所有的文学样式里,散文作者是最直接向读者畅开自己心肺的。
  4. 散文有美的意境
  在这一点上,散文与诗歌非常接近。杨朔说过:“好的散文就是一首诗。”
  散文看似平淡,但平淡之中往往有深远的意境。所谓意境,简单的说,就是情景交融,把从生活中激发出来的思想感情与外界事物结合起来,融成一种优美的艺术境界。杨朔的散文就是如此。在《香山红叶》里,他由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红叶,联想到它就象征着“老象导”的生活历程,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读者欣赏散文,就要主动随作者一起进入这个意境,才能把握作者的思想脉搏。
  5. 散文语言优美
  被称为“美文”。这“美”不仅美在它的意境,还美在它的语言。
  散文篇幅不长,也不像小说那样以描写的栩栩如生见长;它以语言的凝炼取胜,它的诗意也有赖于语言的优美动人。当然,不同的散文作家有不同的语言风格。但优秀的散文语言,一定有个总的特点,即:精粹简洁,富有绘画美和音乐美。如果语言芜杂松散,繁冗乏味,缺乏生活的鲜明色彩和动人旋律,即使有深刻的思想和较好的生活内容,也难以感动读者。 1.  回忆,整理,记录。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