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270字。
<<创造学思想录》教学设计
主备:上津镇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组 祝东升
教学内容
课题名称 创造学思想录 学科 语文 总课时数 2课时
单元章节名称 第三单元 学会读书 页码 P119 执教者
版本名称 江苏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 年级 九年级 册 次 第五册
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 本文用思想录的形式阐述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每一则都是作者的思想的碎片,智慧的火花。传达创造者的智慧,每则看都有独到之处,整体则展现了新的思维世界。放在本册书中意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深读精思,了解作者的基本观点和作品的内涵,发展创造性思维;学习不同的论述方法,并能模仿一定的表达方式写出有思想智慧的语句。拓宽自己的阅读面。通过对同类作品的阅读与比较,体会不同作家的不同表现风格;在阅读中体会“泛读”与“精读”,加强自己的“反刍”能力。应当重视在生活实际中锻炼自己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本单元中,谈到了天资、机遇与勤奋的关系,创造与生活的关系,美貌与美德的关系……而所有的这些无一不是从生活中来,生活中也经常遇到此类的相互关系与矛盾。“生活无处不语文”,这就需要我们在生活中锻炼,在锻炼中提升自己的语文能力。学生对课文的形式不太接受。尽管这种随想随记的“思想录”,在我国文学史上并不少见,过去我们也学过古代的《论语》,但是学生对语录式的写法有一定的难度。对文中的隽永句子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对文中有些句子的内涵不能理解。
教学目标 1、学会留心生活,从生活中发现哲理。
2.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感悟“随录式”文体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 1、了解《创造学思想录》的主要内容,认识创造性思维的意义和特点,初步掌握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2、感悟“随录式”文体的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 认识创造性思维的意义和特点,学以致用。
教学准备
教具学具
补充材料 语文课本 钢笔 摘抄本
罗吉尔•冯•奥赫的《创造学思想录》64则
教学流程
第1课时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执教者
个性化调整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讲述鲁班创造的故事 。说说你所知道的创造的故事 讲故事 以故事导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朗读、扫清字词障碍。
2、请学生起来尝试复述小标题及课文内容 。 朗读、查阅工具书
学生准备复述、补充
⑴. 放松(猴子痒痒——表情严肃)
⑵. 亚历山大
⑶. 多问几个假若。
⑷. 使用你的想象力。
以不同的方式思考问题(第一个锯末—燃料;牡蛎-吃)
⑸. 从你的箱子里走出来
(打破固定思维)
⑹. 看到画面之外(火车-广阔市场)
顺其自然(道路自然形成)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对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予以训练。
三、精读课文,讨论分析。 组织讨论:
3、请同学们就八则材料中的一或两则谈谈它给予你的启发。(讨论) 小组讨论:
提示:(1) 告诉我们要保持乐观态度,以放松态度对待生活。
(2) 告诉我们要善于打破常规,出奇制胜。
(3)要有永不满足的怀疑精神。
(4)想象力是创造性思维的关键。
(5)告诉我们要有发散思维的能力。
(6)要突破思维定势。
(7)要注意到事物之间的联系。
(8)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按照其本身的规律解决问题。 深入分析文本,从多角度探讨“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在这一环节中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尤为重要,通过老师的层层设问使学生进对文本的思索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