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300字。
高考诗歌之解题方略说课稿
一、 教学分析
①教材内容分析
高考《考试说明》把诗歌鉴赏的要求定位在“初步”鉴赏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评价思想内容方面,以主观表达题的形式考查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根据高考《考试说明》的要求,对近几年的诗词鉴赏的命题走向有这样一个初步认识:
a、材料的选择应该是浅易的,脍炙人口的唐诗、宋词;
b、在设题上从两个方面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鉴赏;
c、分值占6分。
②学生情况分析:所教班级的学生存在问题是:能读懂诗歌的思想内容,能将相关的表达技巧与具体诗句联系分析、准确、规范地解答主观题的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欠缺。
③决定训练的重、难点:本课训练学生整体鉴赏诗歌的能力和训练学生准确、规范地解答主观题的能力。
④采用的教学方法
针对学生文化底蕴薄弱,诗词形象思维能力差等特点,本课可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采用音乐、动画、图片来营造诗歌气氛,调动学生情感 。引导——启发——朗读——讨论——练习等环节形成互动。达到提高学生初步鉴赏诗歌的能力目的。
二、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2、通过课堂训练,训练学生准确、规范解答主观题的能力。
导入新课(讲授法)
(1)课前5分钟,欣赏多媒体演示片断:易中天先生《品三国》开篇朗诵的诗词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营造诗歌氛围,调动学生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