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200个字。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设计思想]
《我的叔叔于勒》是一篇经典小说,它不仅仅揭露和批判金钱第一的社会价值观,更传达了作为有责任感的作家的一份期望:无论社会怎样发展,人情世态如何,我们都不能失去人的本性——善良。这应该是作者设计以“我”这么一个孩子为叙述者的目的和创作此小说的意图。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体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材的单元说明指出:“欣赏这些作品,能从中得到人生的启示和艺术的享受”。本设计从了解情节、认识人物、分析形象等基础入手,赏析构思。体验情感,理解作者,由浅而深,由表而里,从故事到社会生活。整个教学中,以多种形式的“读”贯串始终,既关注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语文能力的养成,更注重其人文素养的熏陶和培养。
[教学目标]
1、把握曲折的故事情节,理清故事的发展脉络,感悟人物的性格特征。
2、学习通过多种描写方式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欣赏文章的艺术手法。
3、理解文章表现的主题思想,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赏析法。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理清故事情节;认识并分析人物形象。
一、由己及人。新课导入
我们大家都有这样的体验,当全家人日里想、夜里盼的分别多日的亲人突然出现在眼前时,是一件非常激动的事情!可是,当一个孩子与自己的亲叔叔相遇却不能相认时,那又会是怎样的一种尴尬和矛盾啊。为什么他们不能相认呢?让我们听听莫泊桑讲的这个故事吧。
二、初读课文。理清情节
(此环节意在使学生对文章有总体的了解,为后面的分析、讨论作准备)
学生速读课文,勾画情节要素,做好复述准备。
围绕要求从不同角度、不同顺序来述说情节:
1、从“我”的角度、按照原文的顺序复述。
2、从菲利普的角度、按照心理变化的顺序复述。
过渡:从以上情节可以看出。一家人的生活现状和未来似乎都取决于于勒。于勒竟然能对全家的生活产生这么大的影响,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三、悟读称呼,点评于勒
(此环节为准确把握主要人物形象、逐渐揭示中心作铺垫)
1、了解于勒的经历。
文章写了于勒的哪些事?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将文中直接写于勒的语句挑出来。
根据选出的语句,复述于勒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