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教学案例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4/17 22:36:0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000个字。
  《论美》教学案例
  个人简介
  张峰,男,31岁,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现任教于安徽省阜阳市第十五中学。2004年11月获安徽省初中语文新课程优质课评比一等奖,2005年获中语会第六届全国中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艺术观摩赛一等奖;撰写的论文和教学设计多次获省级、国家级奖。2006年获得中语会授予的“全国优秀语文教师”称号。
  教学观点
  让琅琅书声回荡在语文课堂
  一直以为,语文教学的真谛就在于通过引导学生涵泳文学作品,体验语言艺术之美,从而达到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而且涵泳这个含英咀华的过程,理应体现在对文学作品的朗读上。然而,现在的语文教学中,一些老师过多地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活动,却把朗读放到一个可有可无的位置上;或者只是把朗读当作课堂的点缀,点到为止,不落到实处。这种脱离了朗读的教学,失去了语文教学的要义。
  朗读教学理应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形式多样的朗读设计能极大地丰富语文课堂,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细致感受力,激发学生对中华美文的无比热爱。
  当然,学生朗读能力的生成,需要老师的示范和指导。作为一名热爱朗读的语文老师,我特别喜欢在课堂上适时地为学生朗读。在读的过程中,我倾注了全部的感情,激昂处给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同时,引导学生从重音、停顿、语气、语调和速度等诸多方面把握作品,引起他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我认为如果朗读能与音乐结合在一起,效果会更显著。因此,我总是为朗读的作品配上合适的音乐,当读书声和音乐水乳交融时,学生会感到强烈的震撼,激发出强烈的朗读欲望。
  朗读是一门艺术,指导朗读也是一门艺术,指导朗读应注意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和技巧。从字的发音到词与词的连读,从句子中间的停顿到朗读语调的轻重缓急,都要给予指导。除此之外,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也是非常重要的,指导朗读时应注重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学生将语言文字化为情感体验。
  朗读教学不仅能让学生充分感受作品,而且还能将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的语言。如果说文字是一种心灵的创造,那么朗读就是一种再创造。在这种创造之中,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就会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那么,在此基础之上的深入探究就会水到渠成了。
  当学生的琅琅书声回荡在教室的上空时,我觉得那是这个世界上最动听的篇章。
  教学实录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师:作为一名初来安庆的外地人,我深切感受到这座历史悠久而又不乏现代气息的古城的美:古朴典雅的小街很美,宽阔热闹的马路很美,枝繁叶茂的树木也很美。不过,我对安庆之美的了解仅限于此。同学们,你们能再给我介绍一二吗?
  (学生兴致很高,立即就有许多同学举手要求发言。)
  生:安庆的炒货远近闻名,您一定要尝尝,味道好极了。
  生:位于安庆市潜山县境内的天柱山,名气虽不如黄山,但我觉得它山势雄奇、景色秀美,一点也不逊色于黄山。
  生:老师您来安庆时过长江了吗?
  师:老师从北方来,没有过长江。
  生:那您一定得到长江边去看一看。宽阔浩渺的中国第一大河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而且我建议您在日落时去看,那种震人心魄的美真是——我就不说了,您自己去看吧。
  师:说得真好,你真是个善于发现和享受生活之美的孩子。我一定会去看看夕阳中的长江,去领略那一种“震人心魄”的美的。其实,听同学们说了那么多,看着你们灿烂而自信的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