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530字。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案例
锦州第三高级中学 王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苏词豪放的风格,体会豪放派与婉约派的区别。
能力目标:继续提高学生诗词鉴赏能力。
德育目标:学习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为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教学重点】
鉴赏《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豪放派特点。
【教学难点】
分析豪放派与婉约派词风的差异。
【教学方法】
为了使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教学目标,采用导读、提问、比较、点拨、出题等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则通过诵读、鉴赏、比较、讨论、总结等方法,理解词中的意境,赏析不同的格调,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归纳,达到预期的目标。
【授课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北宋苏东坡的词在宋词中堪称精品,有人这样评价他的词:“词自晚唐、五代以来,以清切婉丽为宗,至眉山苏轼,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乎尘垢之外。试取东坡诸词歌之,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这些都是说苏轼开词风豪放一派,独树一帜,尤其是他的代表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更是名垂千古,让人百读不厌。
二、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画家,眉州 眉山(今属四川)人。一生宦海沉浮,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书法与黄庭坚、米市、蔡襄并称“宋四家”。与其父苏询、其弟苏辙并称“三苏”。
三、 背景简介:
北宋元丰五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游赤鼻矶,作词抒怀。《念奴骄》是苏轼贬官黄州后的作品。43岁(元丰二年)时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出狱后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个闲职,他在旧城营地辟畦耕种,游历访古,政治上失意,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但由于他豁达的胸怀,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史风云人物的激发下,借景抒情,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此词为其代表作。
四、 教师示范朗读《念奴娇·赤壁怀古》
五、具体分析
1、关于这首词,或者说关于苏东坡还有个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