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420个字。
长兴县第九届金秋十月名师课堂教学展示《孤独之旅》课堂实录
(执教:实验初中肖颖录音整理:林城中学李世娟)
(播放背景音乐)投影小诗:
姐姐十五我十六,
妈生姐姐我煮粥。
爸爸睡在摇篮里,
没有奶吃向我哭。
记得外公娶外婆,
我在轿前放爆竹。
师:各位同学,今天很高兴和你们一起学习……上课前,先来看看这首小诗有什么奇怪之处?
生1:姐姐比我还要小,我觉得奇怪,妈妈生姐姐时,我在煮粥,这不对。
生2:外公娶外婆时,我在放爆竹,那时我怎么可能已经出生了呢,很奇怪。
……
师:我们发现它完全违背常理,所以叫它颠倒诗。这是长篇小说《草房子》里主人公桑桑经常唱的一首歌,唱起来时就变成油麻地一道风景,听的人自然忍俊不禁,因为他把现实完全颠倒了,现在我们也来读一遍。
(生齐读小诗)
师:很好,因为违背常理,因为颠倒,所以产生了一种诙谐的效果,现在回到小说《草房子》中,《草房子》中另外一位主人公杜小康(师板书)的人生被颠倒了,颠倒了的人生还那么有趣吗?我们一起读小说的第一段。
(生齐读小说第一段)
师:读完后,我们有什么发现呢?可以从关键词入手。
生:他要跟父亲一起去放鸭。
师:杜小康家以前是干什么的呢?在长篇小说《草房子》中介绍,他家在油麻地开了一间杂货店,所以文中写“家底最厚实的”,杜小康长的什么样子呢?
生1:像公子爷
生2:长的白白胖胖的,无忧无忧的在上学
师:而现在杜小康要去放鸭,放鸭前发生了什么事呢,文中有一个词是什么?
生1:跌落
生2:只好
师:从“只好”中读到了什么?
生:读出不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