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慰问信和祝贺信》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10/16 22:20: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69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慰问信和祝贺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范文的内容,领会写信者的思想感情。
2.分析范文的层次,初步分析慰问信、祝贺信的不同用途。
3.了解邹韬奋、张学良的主要事迹。
二、教学过程
1.导人新课。
 抢答:慰问信与祝贺信的用途、写作对象有什么不同?
 明确:表示安慰问候的信,叫慰问信,慰问的对象一般是有特殊贡献或遇到意外不幸的集体、个人,在一些重要的节庆也可以写慰问信;表示祝愿庆贺的信叫祝贺信,祝贺的对象一般是某些团体、某些会议、某些个人,工程竣工、科研成功,及某些名人的寿辰、婚庆都可以写祝贺信。这两种信的对象、用途不同,因而写法、语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不同。
2.“慰问信”是周恩来写给邹韬奋的夫人沈粹缜的,他为什么要在1945年9。牙抗日战争取得胜利这一特殊的时刻给邹夫人写这封信呢?请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介绍邹韬奋先生的生平、事迹。
明确:邹韬奋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新闻记者、政治家、出版家。他主编的<生活周刊)提倡为劳动大众的利益服务,影响极大。抗战爆发后,他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反对国民党的专制统治,先后创办了《大众生活》、《全民抗战》等,鼓舞全国人民的抗战斗志,还将战报直接分送到前线,极大地鼓舞了前线抗日将士的土气。1944年,邹先生因病去世,他未能看到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邹先生去世后,中共中共接受他生前的申请,追认他为中共党员。邹韬奋与周恩来是同一阵营、同一战线的亲密战友,周恩来曾指出:“邹韬奋同志经历的道路是中国知识分子走向革命的道路。”所以,在抗战胜利的欢呼声中,周恩来自然会怀念那些曾经为抗战事业奋斗的战友和他们的亲人,因而写下了这封信。’; 3.讲读“慰问信” 
(1)教师出示事先准备的投影片或小黑板,让学生根据课文注释及语境,以分组竞赛的方式给下列字、词注音或释义: 
韬  粹缜  瘁  骝  谨
毕生:一生。致……的信:
致:给与。尽瘁:竭尽劳苦。
不治生产:不料理家庭经济生活。
报偿:报答、补偿。
谨:郑重、恭敬。
(2)齐读全文,要求:①读准字音。②初步了解夫人怎样的感情。③分出层次。
 明确:“信”表达了周恩来对邹韬奋先生的高度评价与深切怀念,对邹夫人的亲切慰问。这封信的主体部分可以分为三层:第1至2句是第一层,第3至8句是第二层,第9句是第三层。
(3)第一层的哪些语句高度概括了邹先生的业绩,用怎样的句式表达了作者的痛惜、悼念之情?
  明确:“毕生为民族的自由解放而奋斗”这是对邹先生的高度概括,“我们不能不感到无限的痛苦”用双重否定句达了作者因为他“不能和我们同享欢喜”而产生的痛悼之情。
  (板书)第一层:点明慰问的时间、缘由,表达对邹先生的深切怀念和对邹夫人的亲切慰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