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手》课堂教学实录
- 资源简介:
约3380个字。
《一双手》课堂教学实录
执教:蒋光宏点评:陈筛其师:同学们,我们先来看几句古诗,看看这几句诗分别写的是什么样的手!看谁理解的对,看谁说得准!
【投影下列诗句:1.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娥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硕人》2.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古诗十九首》之十3.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古诗为焦仲卿妻作》4.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陆游《钗头凤》5. 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王维《老将行》6.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白居易《卖炭翁》】
(学生情绪高涨,纷纷朗读起投影幕上的诗句,师做暂停的手势,并竖起食指靠嘴唇)
师:嘘——Silence,please!谁先来说?(生纷纷举手,跃跃欲试。)我们一句一句来看吧!第一句写的是什么人的手?是怎样的手?
生1:一个女人的手。又白又嫩的手。(众笑)
生2:是一个美女的手。皮肤细腻有光泽。(众笑)
师:看,广告词都出来了!大家赞同他俩的说法吗?(生齐:赞同。)再来看第二句,这一句写的是什么人的手,怎样的手?
生:这一句写的应该是织女的手,白白的,瘦瘦的。(众笑)
师:说得很准确。这是一双劳动妇女的手。再看第三句!
生:这双手手指又白又细,是焦仲卿妻子的手。
师:你怎么知道是焦仲卿妻子的手的?(生齐:题目里有——)哦!看来同学们很会读书,善于整合各种信息。再看下面一句!
生:这是双红活圆润的手,也是一个女子的手。
生2:(迫不及待地)我知道,这是陆游表妹的手。我看过书。(众笑)
师:这位同学读的书真不少,值得表扬!第五句!
生:这是一双老将军的手,刚劲有力。
师:对不?(生齐:对!)最后一句呢?
生:这是双卖炭翁的手,黑乎乎的,整日劳累忙着烧炭。
师:不错!看了这么多的手,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看过“天下第一奇手”?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到底是怎样一双“奇手”,到底“奇”在哪里!(板书:一双手)
师:认真预习过课文的同学肯定都知道,这双“天下第一奇手”是谁的手?
(一部分学生齐说是“林业工人的手”,一部分学生说是“张迎善同志的手”)
师:认真预习过课文的同学请举手!(所有学生都举起了手)很好,看来同学们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请哪位同学来说说,在预习之后,你觉得课文中有哪些重要的词语要提醒同学加以注意?注意什么?
生1:第二小节的“惺忪”,要注意两个字都是竖心旁,“忪”的读音也要注意,不能读半边。
师:说得很好,把竖心旁换成木字旁是什么字?(生齐:松)对呀,所以竖心旁加一个“公”也读sōng,在学习的时候,大家把这样的字联系起来记忆,就不容易遗忘了!谁会用“惺忪”造句的?(一生举手造句:妈妈叫小明起床,他睡眼惺忪地从床上爬了起来)看来小明是昨天晚上预习课文到很晚,早上起不来了。(众笑)造得对不?(生齐:对!)好,请继续!
生1:还有第二小节的“镐”,读gǎo,是金字旁。第七小节里的“茧”的写法。第十九小节里的“垧”,读shǎng,提土旁。(猛然想起似的)哦!可以把它和“晌午”的“晌”联系起来记!
师:Very good!看来我刚才讲的“联系记忆法”你“嗷”的一嗓子就掌握住了!(众笑)还有哪位同学要补充吗?
生2:还有第五小节的“得逞”的“逞”我觉得也要注意它的读音和写法。
生3:我觉得第八节最后的“老甘蔗”的“蔗”也要注意,要读轻声。
师:说得不错!还有没有要补充的?(众生摇头,轻声说“没有”)
师:“读书善于发现问题、提出疑问,是会读书的表现。”读书善疑,说明他善于思考,目光敏锐。相信同学们在预习的过程中,一定有不少疑问,一定有不懂的地方,下面就请同学们把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来,看看谁能把这些疑问顺利地解决掉!
生1:第二小节的“肩镐”是什么意思?
师:谁能解释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