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6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五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5/3 17:46:3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9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380字。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陶渊明及山水田园诗派的有关知识,从作品中感受作者的精神世界及创作风格。
  2.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而热爱田园生活的精神,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3.掌握“胡、奚、曷、焉、何”五个疑问代词,归纳“行、引、乘、策”等四个词的一词多义,了解“以、而、兮、来”等文言虚词的用法。
  【教学重点】
  1.掌握相关文言知识。
  2.把握全文主旨。
  【教学难点】
  理解并学习作者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教时安排】
  2教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互动设计1]  你的选择
  1.你愿意生活在:A.边城      B .现代都市     C .安化     D .桃花园  
  2.你选择的身份:A .我若为王   B .我若为民   C.加官进爵  D .隐士
  在封建社会“学而优则仕”的大背景下,有这样一个人,他“质性自然”,沉迷于采菊栽柳、寻幽探壑、登高舒啸、临流赋诗,并且,为着一句“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他毅然抖落沉重的官袍,抛却名利,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这个人就是——陶渊明。
  (学生介绍陶渊明及其作品,教师相机补充)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篇洗尽铅华、不带滞锈、冠绝千古的妙文——《归去来兮辞》。
  二、整体感知
  [互动设计2]  隐逸诗人之宗
  何时到彭泽,狂歌五柳前。——李白
  常爱陶彭泽,文思何高玄。——白居易
  我诗慕渊明,恨不造其微。——陆游
  陶诗胸次浩然:王右丞(维)有其清腴,孟山人(浩然)有其闲远,韦左司(应物)有其冲和,柳仪曹(宗元)有其峻洁,皆学焉而得其性之所近。      ——清•沈德潜
  两晋无文章,幸独有《归去来辞》一篇耳。           ——欧阳修
  [互动设计3]  解题
  1.结合注释①解题
  点拨:“归去来兮”即“归去”义;“来”为表趋向的语气助词,“兮”是语气词,均无实义;“辞”是赋的一种,一般要押韵。
  2.补充介绍“辞”的特点
  点拨:“辞”是一种形式比较自由灵活的古体韵文。篇幅长短不限,句式散文化。大体上以四句为一小节,两句为一组;以四言六言为主,间有长短句,在整齐之中有参差,错落有致,韵脚的转换和押韵的方式也灵活而富于变化。在汉代,人们习惯将辞和赋统称为辞赋,不加区别,但实际上二者仍是两种不同的文体。其相似之处在于:辞和赋都注重文采,讲究铺排,善于用典。不同之处在于:赋的句式进一步散文化,关联词语增多;在内容上,赋以咏物说理为主,而辞则重在抒情。
  3.生齐读全诗,师生共同正音
  4.朗读指导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