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手》课堂教学实录及评论
- 资源简介:
约15180字。
《一双手》课堂教学实录及评论
王满仓 改编
教材:《江苏省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语文试用课本》第一册
教者:洪宗礼
班级:江苏省泰州中学初一(2)班
时间:1990年10月7日
师:上课!请坐下。
同学们,试用课本第三单元的课文都是写人的,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本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写的是一位林业工人。
大家知道,写人,特别是写人的外貌特征,往往抓住人物的哪部分来写呢?(学生举手)
哟,都知道。好,你说!
生:我认为最好抓住人的表情来写。
师:人的表情?我刚才问的是写人物往往抓住外貌的哪部分来写的?
生:是眼睛。
师:眼睛。为什么要写眼睛呢?
生:从眼睛可以看出人的表情。
生: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师:好。不错。我在讲台上看你们的一双双眼睛都是亮晶晶的、水灵灵的,的确是心灵的窗户。我就通过你们的眼睛知道你们心里想的是什么。你说了一点,是对的,写人物为什么写眼睛,还有没有其他什么理由?
生:眼睛是会说话的。
师:眼睛会说话?你的眼睛是怎样说话的?
生比如说,现在我正在回答洪老师提出的问题,我的眼睛告诉洪老师:我正在思考。
师:你的回答真好,真聪明!一般地说,写人的外貌特点,是写眼睛。而我们今天讲的这篇课文的作者偏偏不去写眼睛,而是写一双手,(板书课题:一双手)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35页。
美术老师说手最难画,而且无丝毫的表情。作者的思路是不是有点怪呢?我们一边读课文,一边思考这个问题。“我握过各种各样的手----老手、嫩手,黑手、白手,粗手、细手,还有唐婉式的红酥手,但都未留下很深的印象。”
师:唐婉是什么人?鬃同学说说看。
生:唐婉是宋朝诗人陆游的妻子。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书上有注释。
师:他会看注释。看注释,这是读书的一种本领,很好。我们大家都要养成读书看注释的习惯。
红酥手的“酥”是什么意思?是不是街上卖酥饼的“酥”?
生:不是的。注释上说,红酥,亦写作“红苏”,指红润细腻。
红酥手,是指古代美人的红润细腻的手。
师:作者握过很多手,但都未留下很深的印象。读到这儿,我又想到一个问题:课文题目明明是“一双手”,作者为什么偏偏列举出“各种各样的手”,而且又是一双“未留下很深的印象”的手呢?是不是走题了?大家可以议论议论。(学生七嘴八舌小声议论。)有人反映很快,已经知道作者的用意了,但还有些同学没有领会。读完2.3两段,大家都会清楚的。请读了以后再来回答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