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话题写作议论文指导》教学实录
- 资源简介:
约2910字。
《“宽容”话题写作议论文指导》教学实录
时间:2009年4月9日星期四
地点:公主岭二中大会议室
班级:1年17班
教师:魏勃
授课过程:
一、回顾一周前的当堂作文题
(幻灯片展示)以“宽容”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时间为40分钟。强调文体为议论文。
二、复习并回顾议论文基本常识
(幻灯片展示)
1.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评论,用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的一种文体。
2.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3.基本论证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表现在文章中是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
4.基本论证方法: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对比法。
据此评价学生作文:大体上都能符合要求,只是局部需要探讨(引出下面对实例的分析)。
三、分析作文实例(把学生作文制作成幻灯片)
1、论点分析
(幻灯片展示)
实例一(不正确)
宽容是虚伪的。
宽容是放纵,是一种罪过。
宽容他人是对自己的折磨。
宽容是懦弱的表现。
宽容是成功的秘诀。
实例二(正确但空泛、不新颖、无针对性)
如何做到宽容。
宽容是一种美德,人应当宽容。
宽容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宽容让人类社会更和谐。
宽容的本质是爱。
实例三(新颖有针对性)
人需要宽容,国家需要宽容,社会需要宽容。
宽容他人就是宽容自己,宽容别人可以让自己快乐。
宽容决不是无原则的宽大无边,而是建立在自信、助人和有益于社会的基础上的适度宽大,必须遵循法制和道德规范。
(学生分析并总结,教师补充形成板书 论点:鲜明、正确、新颖、有针对性)
2、论据分析
(幻灯片展示)
实例一(过详且无分析议论)
在战国时期,赵国有两位有名的大将。其一精通文学,文采滔滔,善于出谋划策,此人就是蔺相如。其二精通武学,武功过人,善于带兵打仗,此人就是廉颇。二人皆在赵国做官。蔺相如因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不服,想侮辱蔺相如。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利益,处处退让,后来廉颇知道了,就脱了上衣,背着荆条,向蔺相如请罪,请他责罚。然后蔺相如不计前嫌,和廉颇结为了好朋友。后来二人齐心协力,为赵国的发展做了很大贡献,流传了一段“负荆请罪”的佳话。
实例二(概括且有精当的分析)
宽容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有了宽容,社会中便会缺少许多人与人之间的斤斤计较,便不再出现残酷的争夺,因此可以使社会更加和谐。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相信无人不知。蔺相如并不因为个人的得失而与廉颇斤斤计较,而是以大局为重以宽容的心去原谅廉颇对自己的鲁莽。最后使廉颇感到自愧不如而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从而一起使赵国更加的强盛。(王玉梅)
实例三(需要详写并概括议论的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