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生命》讲学稿
- 资源简介:
约4300个字。
《谈生命》讲学稿
执教:赵爱红审核:时间:2011年10月18 日
教学目标
1.体会文中联想和想象的运用培养想象思维.
2.感受文中鲜活形象.
3.品位文章蕴涵的哲理,培养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想象思维.
教学重点
1 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感受文中鲜活的形象。
2 揣摩文章重要的语句或段落,理解其哲理意蕴。
教学难点
感知作者的情感变化,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一、链接材料
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家。1900年10月5日生于福建福州长乐。童年是在山东烟台海边度过的。大海以它奇幻多彩的晨昏朝夕,孕育了她丰富的想像,陶冶了她诗人的气质。在海边孤寂的童年生活中,冰心7岁就开始阅读《三国演义》《聊斋志异》《西游记》《水浒传》和林纾翻译的《说部丛书》。1913年全家迁至北京。五四运动爆发时,她是预科一年级学生,满腔热情地投入青年爱国运动。为了扩大宣传效果,她开始在北京《晨报》发表《21日听审的感想》等时评,署名谢婉莹。从1919年9月起,以冰心这一笔名写了许多问题小说,引起了较为强烈的社会反响。1921年,在理预科毕业后,就考入文本科,写出了为文坛瞩目的短诗集《繁星》和《春水》,造成了所谓“小诗的流行的时代”,当时有人将此类短诗称为“春水体”。冰心的诗歌风格含蓄、温婉、隽美。1923年,冰心出版了小说集《超人》,诗集《繁星》《春水》。同年她毕业于燕京大学文科,于1923年8月赴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学习英国文学。在旅途和留美期间,写有散文集《寄小读者》,显示出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炼流畅的特点,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比小说和诗歌取得更高的成就。这种独特的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时期的作品中更热衷于以宣扬母爱、自然、童心为内容的“爱的哲学”,代表作有《悟》《寄小读者》等。
一、导入新课
生命是什么,我们常常发出这样的慨叹。挚爱文学的冰心老人告诉我们,生命是奔腾不息的一江春水,只有流入大海才会获得新生的力量;生命是顽强生长的一棵小树,只有历经风雨才能庄严灿烂。江流入海,落叶归根,只有用心感受生命中的每一点快乐与痛苦,我们的生命才能更加完美,才会拥有更灿烂的人生。
板书课题:谈生命——冰心
二、检查预习情况
1、简介作家作品
①学生小组内交流展示自己搜集到的作家作品、人生格言警句等知识。
②教师通过幻灯片展示作家作品、人生格言警句等知识。
2、检查生字词情况
通过幻灯片展示题目和答案。①②题让学生笔答,③题让学生口答。设计此环节的目的,让学生进行字词积累,同时使形式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
①给横线的字注音。
惊骇( ) 枭鸟( ) 羞怯( ) 绯红( ) 怡( )悦
荫庇( ) 芳馨( ) 休憩( )
②根据拼音写汉字。
chán岩( ) 云yì( ) 休qì( ) 骄shē( ) 穿枝fú叶( )
③解释句中加横线的含义。
A、他会听见黄莺清吟,杜鹃啼血,也许还听见枭鸟的怪鸣。清吟:
B、他伸展出他如盖的浓荫,来荫庇树下的幽花芳草。荫庇:
C、他结出累累的果实,来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芳馨。芳馨:
三、整体感悟
1、初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本文虽然不分段,但思路清晰,章法严整,很容易看出行文的层次来。同学们讨论文章的结构后,写在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