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之前要“想”得多一点——一堂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的作文教学课
- 资源简介:
约4050个字。
在“写”之前要“想”得多一点——一堂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的作文教学课
一、教学设计理念:
如何指导学生写好考场作文?这是每一个高三教师始终都在思考的问题,其中很多人在这方面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有效的方法。而我认为,文字表达是思维的外化,要想教学生写好作文,先要教给学生有效的思维方式,所以面对我所带班学生作文水平相对低下的现状,我将我的作文教学分成三步:首先是“大胆去想”,能想多少想多少,能想多远想多远;然后是“规范地写”,即根据考场作文的特点,遵循考场作文的模式写作;最后是“尽力去改”,不管是写一篇还是写一段甚至是写一句,都要反复修改。
所以在高三的前三个月中(其实在高一、高二我就在做这方面的工作),我把作文教学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大胆去想”上。如何去想?不是天马行空更不是胡思乱想,应让学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立足于动笔之前的思维能力的提高而不是写出一篇800字的作文,立足于教给学生思维方式而不只是写作方法,我设计了下面的这堂作文教学课。
二、教学要求: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再引导学生归纳思考的方法;
2、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根据一定的方法去展开想象与联想,并把所想的一词一句都写下来。
三、主要过程描述:
(一)发散思维:
(过程解说:为了让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我选择了没有审题难度且思维限制较少的作文题作为例子。)
作文例题:
以“风”为话题作文,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1)用提问法,引导学生打开思路;
师:关于“风”,你会提出哪些疑问?
(过程解说:在学生自主思考之后,归纳学生提问中较有启发性的问题)
学生:风的种类、特点、作用和影响分别是什么?风可以比喻或象征些什么?有哪些与风有关的人、事、物?……
师:除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问题外,要根据话题的特点,多提几个问,引发自己的思考。
(2)用组词、造句法,分别回答上列问题;
师:风的种类有哪些?
生:春风、夏风、秋风、冬风;东风、西风、南风、北风;和风、狂风;暖风、冷风;香风、臭风;顺风、逆风;风尚、风潮、中国风、炒股风……
师:风的特点、作用和影响分别是什么?
生:风是空气的流动,无形但有时影响力大;风送来花香、风传播花粉;风来时无影,去时带走没有份量的东西;台风、龙卷风危害很大。
师:生活中有哪些与风有关的事物?
生:风中航行的船只、风中飞翔的大雁、风中挺立的松柏、风中舞动的柳树、随风而倒的小草、风中招展的国旗……
(过程解说:上列学生的答案都综合了课堂上几个学生的思考结果。)
(3)联系自然界或生活中的某个对象或场景,将宽泛的内容具体化,用扩展语句法造句、构段;(感性认识阶段)
学生练习1:风是一位高超的指挥家,自然界中的一切在它的指挥下奏着雄浑的乐章;风是一位魅力十足的舞者,吸引着天地万物与它一起翩翩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