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教学设计2
- 资源简介:
约12240字。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华罗庚实验学校
一、单元总体分析和教学思路
本单元是教科书设计的“学会读书”系列之八,主题词是“迅速捕捉阅读信息”,围绕这一主题词,所选的四篇文章篇幅都较长,内容充实,信息量大。本单元的教学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运用“观其大略”“披沙拣金”的速读法,学会从课文中迅速捕捉信息。
如果说本单元学法指导上的主题词是“迅速捕捉阅读信息”,那么,本单元文章内容的主题词就是“生命”,所选文章文体丰富,感情真挚,仿佛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生命画卷:鲁迅的《藤野先生》通过叙述作者留日期间的往事,表达了对藤野先生的敬佩和怀念之情,反映出了那个时代进步青年所特有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怀;当代女作家铁凝从戴维一个人写到一个家庭,从一个家庭写到一个民族,由此探究出犹太人的民族精神,唱响了《生命与和平相爱》的时代强音;杰克•伦敦以述说一位淘金者绝境求生震撼人心的故事,拨动了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和热爱之弦;《享受生活》讲述了海伦•凯勒不向命运屈服,战胜残疾,享受健康人生的非凡经历,启示我们坦然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与不幸。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感悟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热爱生命,努力形成不畏艰险、勇于挑战、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形成心忧天下、关心人类命运的价值取向,并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本单元的主要任务是学会“迅速捕捉阅读信息”,经过近九年的语文学习,学生具备了较快的阅读速度,但在对信息的正确提取、筛选、分析,特别是按要求对信息进行重组上,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因而,教师在培养学生适应信息社会的一目三行、一目五行甚至一目十行的快速阅读能力的基础上,更应培养学生“披沙拣金”准确捕捉信息的能力,真正地提高阅读的效率。
本单元课文篇幅都比较长,信息量大,所以读完后先请学生归纳文章的基本情节和文章梗概。然后根据文体深入分析文章,如读小说,要了解基本情节、环境,归纳人物的性格特点;读散文,要了解文章的主题和线索,了解表现手法;读传记,要掌握人物的基本情况
五、藤野先生
参 考 教 学 案 例 个性化备课
学习目标
1.感受藤野先生的思想品质和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2.学习文章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人物言行表现品质的手法。
3.体会语言的感情色彩,能说出关键词语的表达作用。
课前学习
1.熟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2.查找鲁迅及他去日本留学前后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结合教材单元提示中的“披沙拣金”的读书法导入新课。
2.结合预习了解作者,组织学生回顾鲁迅及其作品以及他留学日本前后的相关情况。
明确:
鲁迅(1881—1936)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生于浙江绍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自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开始用鲁迅作笔名。
著名作品集有《野草》、《朝花夕拾》《呐喊》、《彷徨》《华盖集》、《坟》等。本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回忆了青年时候东渡日本留学生活的片断,写于一九二六年。
鲁迅是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学医的。1904—1906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他原准备毕业回来救治像他父亲一样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来实现治病救人、救人救国的人生梦想。可鲁迅最终并没有成为一名医生,他后来放弃了医学,从事了文学,成了一位著名的文学家。
二、速读全文,按要求快速捕捉信息,准确把握文章结构。
1.请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
明确:作者回忆了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以及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2.找出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的关键词将全文分成三个部分。
(参考:第一部分 在东京; 第二部分 在仙台; 第三部分 离开仙台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