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梦想》教学实录
- 资源简介:
约3290字。
《我有一个梦想》教学实录
课题:《我有一个梦想》
(一) 重申目标
师:每次上课前,我们都会相互问好致意。这是一件小事,意义却非同一般,因为这是我们人格平等、相互尊重的一种表现。但是,假如我告诉你,仅仅因为肤色的缘故你得不到尊重:学校不接纳你,餐厅不为你服务,公共场所不欢迎你,甚至在公共汽车上你也只能坐在后车厢。同学们,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你又会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捍卫自己的尊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倾听马丁•路德•金发自心底的呐喊:我有一个梦想。
文章的学习目标:1. 体会文本多样化的表现手法和其中蕴含的感情力量。2. 理解马丁•路德•金的“非暴力抵抗”政策,感受作者博大的胸襟和仁爱的精神。
【解读】收的策略表现为教师的介入和控制,体现在教师课堂中的“控制者”角色中,具体表现为两收两放。第一,方向上的“收”与“放”,课堂学习围绕目标但不搞线性直达,成功的课堂其目标控制既有灵活性又有明确的指向性,既能防止直奔目标的功利主义,又能防止阶段目标和最终目标的南辕北辙。要使课堂变成吸引学生的强大“磁场”,课堂伊始的“情境”创设很重要,“情感”触动更重要。大家都对这次的导入设计甚感满意,好像拳击比赛双方刚鞠躬完毕就开始出拳了,迅捷、痛快。
(二)展示之朗读、体会
生:本文题目是“我有一个梦想”,那么马丁•路德•金有怎样的梦想?请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内容,并试用几个词语概括梦想的核心内容。
马丁•路德•金的梦想就是希望让人生来平等,没有种族歧视,并且社会充满光明和民主,黑人可以重获自由,白人和黑人可以携手共进、共同发展。他梦想的核心内容就是博爱、平等、正义和自由。
(朗读环节他们读得非常投入,其中一个男生始终紧握拳头。“高唱这支歌”部分,他们真的唱了起来,表情庄严,歌声激昂。全班被感染,报以热烈掌声)
师(疑惑):这是谱的什么曲子?
生:一个动画片的主题曲。
师(转向大家):听过没有?你们觉得这支曲子在这里合适吗?
生(全体兴奋地):合适。
师:很好,感谢一组精彩的展示,应该给颗星。
我发现最后要赏析品味的那个题,二组的同学也是选的这部分内容,咱们正好一块来品味一下,好不好?
【解读】第二就是逻辑主线上的“收”与“放”,围绕主线而又不唯主线,让主线引领课堂发展,但不能让主线绑架课堂。既要根据导学案设计的逻辑主线控制课堂的进展,发挥层次性问题的功能,又要防止出现课堂发展的逻辑倒置现象,允许课堂围绕主线适当振荡,让课堂富有生成与活力。
生:我们来看一下24~26段,这几句话写得非常好,因为它运用了大量的修辞。其中有一句话是“刺耳的争吵声”,这句话比喻了现实不能够实现平等民主时的争斗声,非常生动。而且,在信念的支持下,在国家真正民主自由平等后,各族人民之间和谐共处,非常美好。“犹如一曲优美的交响曲”,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自由民主平等生活的热爱和向往,非常形象,引起共鸣,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