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6
- 资源简介:
约12100字。
《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
第一册第三单元第二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美国历史,及演说发表的背景。
(2)体会课文深刻的思想,学习文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品味和揣摩,防止囫囵吞枣,一知半解。
(3) 本文激情澎湃,文质兼美,应反复朗读,力求背诵,在读与背的过程中,领会演讲的特点和魅力。
(4) 从马丁•路德•金的崇高精神,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为崇高而伟大的事业而奋斗。
2.过程与方法
(1)使学生课前通过图书馆或电脑等搜集马丁•路德•金的人物介绍、《我有一个梦想》演说的背景,并准备小组交流发言。
(2)揣摩关键语句,小组合作学习,探讨交流。
【重点难点】
1.鉴于学生在初中已学过新闻作品,具有一定的阅读和欣赏能力,具有一定的合作、探究能力,所以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正确解读文本,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体会本篇新闻的价值所在。
2.难点:体会新闻中所灌注的作者的个人感情。
【教学策略】
1.课前自主查找有关马丁•路德•金的介绍,以及黑人民权运动的背景材料,以辅助阅读。
2.播放《我有一个梦想》英文演说,迅速将学生引入情境,激起学生对马丁•路德•金激情的共鸣,以加深学生对作者感情的体会。
3.点拨法、情境创设法、小组讨论法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演说,题目是《我有一个梦想》。大家知道马丁•路德•金是什么人吗?(学生依据课前查阅资料概述。)
马丁•路德•金(1929—1968年),美国黑人律师,著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他为美国黑人的政治权利而斗争,他政治主张的核心是非暴力主义。一生曾三次被捕,三次被行刺。196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从1986年起,美国政府将每年1月的第三个星期一定为马丁•路德•金全国纪念日。1963年8月28日,华盛顿特区组织了一次25万人的集会,要求种族平等,他在会上发表了这篇举世闻名的演讲词——“我有一个梦想”。
2.演说发表的社会历史背景是什么呢?
黑人是美洲大陆的特殊居民。他们祖籍非洲,十六七世纪起,被殖民者从非洲大陆大批贩卖到美洲,被迫成为种植园中的奴隶,受到各种非人的待遇。因此,争取黑人解放的斗争,一直是美国民权运动的中心课题。但是,直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林肯总统《解放黑奴宣言》签署100多年之后,美国的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仍然十分严重,黑人仍然是美国社会的二等公民。他们挣扎在社会的底层,生活贫困,受不到良好的教育,不能进入各级各类高层机构,不能参加投票和选举,不能像白人一样享有人格自由和活动自由。尤其在南方诸州,黑人受歧视的情况更为严重。在这种情形下,美国黑人以争取平等自由为目标,发起了声势浩大的民权运动。马丁.路德.金就是其中最杰出的领袖。1963年他组织的伯明翰黑人争取自由平等权利的大规模游行示威,把黑人运动从南方推向北方。8月28日,斗争达到高潮。25万人聚集首都华盛顿,以和平集会方式举行“自由进军”的示威,就在林肯纪念堂前,马丁•路德•金向示威群众发表了这篇激动人心的演说。
二、诵读,感受演说的魅力
1.请学生朗读
2. 播放《我有一个梦想》英文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