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浙江省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比课《醉翁亭记》课堂实录
- 资源简介:
约7720字。
2012年浙江省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比课《醉翁亭记》课堂实录
衢州华茂外国语学校曹琦
师:在昨天的自主预习中,很多同学写下真是的阅读初感和有价值的问题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屏显】学生在预习时提出的问题。
1、作者在文中要表达什么情感?
曹童星汪颖沈家豪等16位同学
2、文中有许多的“而”“也”有什么作用?
赵禹沈沁妍周滟等11位同学
3、题目是《醉翁亭记》,可本文在写“景”和“宴”方面下了不少笔墨,有什么作用?
薛鑫怡邵宇林等8位同学
4、欧阳修为什么被贬还这么快乐?他究竟“乐”些什么?
吴洁严程宇舒俊晖等5位同学
5、为什么作者不以第一人称,而以第三人称来写?
吴佳骏冯凰金怡君赵宇婷其实这五个问题都非常紧扣醉翁亭记的特点,单元学习特点,都是有价值的,师:其实这五个问题都紧扣了《醉翁亭记》这篇课文的特点,以及古代散文的文体特点,包括单元学习的重点,老师觉得这些问题都是很有价值的,但是在这些问题中,老师觉得有一个问题特别有意思,你们觉得是哪一个呢?
生:我觉得是第四个。
师:你觉得有意思在哪里
生:“欧阳修为什么被贬还这么快乐?他究竟“乐”些什么?
师:很不同寻常,是吧?
师:除此之外,还有不同的感觉吗?你还觉得哪个是比较有意思的?
生:我觉得第五个比较有意思,
师:怎么说呢?
生:本来文章中明明写的是自己,而却要用另一种角度来描述这篇文章,实在师有点不同寻常
师:你说出了我的心声,谢谢你,我们来采访一下提出问题的同学,比如说,吴佳俊,你当初是怎么想到这个问题的?
生:因为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欧阳修写文章和我们最大的不同就是这一点,
师:那么你说的第一人称指的是什么?
生:用“吾”“我”这些。
师:在文言中表示我的,除了“吾”之外,还有哪个呢?
生:“予”。
师:那么第三人称呢?你指的是什么?指现代汉语中的“他”吗?
生:不是。师指“醉翁太守”。
师:坐,非常好,除了醉翁、太守师第三人称,还有其他的第三人称吗?
生: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