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与考纲比较研究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5/27 22:15: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000字。
引言:高中教育为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延续,仍属基础教育,其对一个人的终身学习、素质培塑具有深远的影响。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基础学科,中学语文教学关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和学习性格的养成。高考是国考,备受世人关注,多少学子为之孜孜以求,多少教师为之拼搏苦战。现实语文教学中,有些教师为了备战高考、打赢高考这一仗,便提出了“依据高考考纲,落实基础年级语文教学”(即以“高考考纲”代“教纲”)的观点,是耶?非耶?以下仅为笔者就此发表的一点看法,有不当之处,恳请方家指正。

“纲”举“目”一定能张吗?

(224700) 江苏省建湖高级中学 周东生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善张网者引其纲,不一一摄万目而后得。”《荀子·劝学》:“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汉·郑玄《诗谱序》:“举一纲而万目解,解一卷而众篇明。”《宋史·职官志八》:“提纲而众目张,振领而群毛理。”毛泽东在《关于农业互助合作的两次谈话》中曾言:“有句古语‘纲举目张’。拿起纲,目才能张,纲就是主题。”可见,得“纲”必顺,失“纲”必乱;抓“纲”事则成,失“纲”事则靡。就我们教学而言,教学有教纲,考试有考纲,失此双纲我们就会迷失教考的方向,偏此双纲,我们教的也许永远是失望。高考是国考,备受世人关注,多少学子为之孜孜以求,多少教师为之拼搏苦战。作为高考命题的准则高考考纲理应得到我们教者的重视。但是,我们抓“纲”、提“纲”应把握时机,正如韩非子所言:“善张网者引其纲”,举“纲”、提“纲”首先得编结一张“网”,编织一张网目结实的“网”。作为基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编结知识之“网”之时,正处于架构知识之“纲”、创建知识体系之际,而在此时就提出“依据高考考纲,落实基础年级语文教学” (即以“高考考纲”代“教纲”)这一观点,笔者认为为时尚早,颇值得商榷。
高考考纲是一个动态的规则,随时而变,随机而改,其实高考语文测试的内容是静态的,万变不离其宗。教语文最终目标就是教人学会说话和写文章。从高考走势看,高考语文改革其实走的是一条复归之路,人们对语文学科的认识虽有所提高,但苦苦追寻的仍是“语文”姓“语”的回归:回归基础,注重积累,凸现思维,强化能力。我们的语文老师也都是在落实“双基”、训练思维、培养创新、提高能力上下功夫,笔者认为基础年级再强调高考考纲价值不大。从高中语文教纲和高考考纲来说,这两者是金字塔的塔基和塔顶的关系,高考测试内容是收束型,即“薄发”,而基础年级学习则是一个“厚积”的过程。若在基础年级教学时就用高考考纲来落实、束缚之,势必影响学生夯实基础、提高能力,也会出现教学打折的现象——高考考的则教,高考不考的则不教。如“默写”,曾几何时,我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