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诗歌鉴赏训练题
- 资源简介:
约2150字。
诗歌鉴赏
一.诗歌鉴赏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 寒 有 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①,平海夕漫漫②。
①“迷津”句:《论语•微子》有孔子命子路向长沮、桀溺问津,却为两人讥讽的故事。这里是慨叹诗人自己彷徨失意,如同迷津的意思。津:渡口。②平海:指水面平阔。古时也称江为海。
(1)简析首联是如何表现“早寒”的。
答:
(2)试分析本诗蕴含的作者的情感。
答:
答案:(1)首联中作者首先选用最具代表性的秋季景象——渐脱的木叶,南飞的北雁,来表现“早寒”;接着作者又以北风呼啸来渲染,不由使人寒冷,也就自然而然点明了题目中的“早寒”。(2)本诗一方面抒写了作者的思乡情感:第二联“遥隔楚云端”已透露出思乡之情,第三联的“乡泪客中尽”不仅点明思乡而且将这种感情一泄无余。另一方面,用“迷津欲有问”的典故,表现了作者隐居与从政的矛盾心情。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 李 端
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①?
①风尘:指社会动乱。此句意为在动乱年代,不知后会何期。
(1)试简析“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一句中“早”“迟”二字的表达效果。
答:
(2)试分析首联中“悲”字在全诗中的作用。
答:
答案:(1)“早”说明诗人人生少孤很是不幸,又把送别之意落实到“迟”字上,将惜别和感世、伤怀之感融合在一起,形成全诗感情的高潮。此二字音节和谐,前急后缓,顿挫有致,增强了悲凉回荡之感。(2)“悲”字是全诗的线索。首联写送别的环境,以“衰草”落笔,凄凉的景象充满悲凉的意味;第二联写送别的情景,“寒云”二字下笔沉重,有力地烘托了悲凉心境;第三联回忆往事,感叹身世,“少孤”“多难”仍紧扣一个悲字;第四联收束全诗,“掩泪”“风尘”仍归结到“悲”字上。
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行 舟
李益
柳花飞入正行舟,卧引菱花信碧流。闻道风光满扬子,天晴共上望乡楼。
(1)试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分析本诗是如何表情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