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学案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2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4/4 6:12:0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460个字。

  16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1.了解驳论文的特点,理解作者的观点。
  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意,体会尖锐泼辣的批驳语言。
  3.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重点难点】
  重点:反驳论证的方法(间接反驳)
  难点:对文章所表现的鲁迅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的领会。

  【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想知道80多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吗?那时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吗?当时,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这一切,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看看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新的启发,学到怎样的做人、作文的方法。
  【预习内容】
  1.注音。
  慨叹(kǎi)  省悟(xǐnɡ)  求神拜佛(fó)
  诓骗(kuānɡ) 诬蔑(wū) 前仆后继(pū)
  脂粉(zhī) 脊梁(jǐ) 状元宰相(zǎi)
  2.解释下列词语。
  (1)前仆后继:前面的人倒下来,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
  (2)自欺欺人:用自己都难以置信的话来欺骗别人。
  3.填空。
  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提出观点的依据是因为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
  【探究内容】
  1.文章一、二段揭示了对方什么谬误论点?什么论据?哪些语句最富于讽刺意味?
  答案:谬误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谬误论据:两年以前,……却也是事实。语句:“总自夸”,“只希望”,“也是事实”,“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2.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答案:首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后,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这样,对方的观点就不存在了。
  这是驳论的一种方式,由真实存在的依据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