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3/12/14 20:00: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70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教学目标:<br>
一 教学目的的确定<br>
本课“预习提示”中写道:“作者笔下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像一幅幅画面,里边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阅读时要细心体会;文章状物、叙事、写人都真切具体,要注意揣摩作者记述和描绘是怎样遣词造句的。”这段话提示了要注意的两个重点:一是体会记叙的感情色彩。二是揣摩作者准确的形容,准确的表述动作。体会记叙的感情色彩,往往是通过揣摩文章遣词造句的途径来实现的,因此,本课的教学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体会记叙的感情色彩;指导学生写作,能在记叙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br>
二 教学步骤及方法<br>
(一)布置预习(不占课时)<br>
1.看“预习提示”了解作者生平及学习重点。<br>
2.查字典,给下边加线字注音:<br>
确凿 菜畦 蟋蟀 缠络 竹筛 觅食 渊博 鼎沸 绣像 锡箔 <br>
3.参照文下注释阅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词义。<br>
4.参考课后练习理解文章内容。自我了解:哪些问题基本清楚;哪些问题还不明白;除练习中的问题外,自己又发现什么问题。<br>
(二)课堂教学(第一课时)<br>
1.检查预习情况(不看课文)<br>
(1)用词语卡片或词语小黑板检查学生查字典给加点词注音的情况。<br>
(2)简要介绍本文作者,指出此文最初编入哪本文集。(只要求掌握“预习提示”中的内容,知道本文选自《朝花夕拾》即可。)<br>
2.导语引入新课<br>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