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教学目标:<br>
一 教学目的的确定<br>
本课“预习提示”中写道:“作者笔下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像一幅幅画面,里边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阅读时要细心体会;文章状物、叙事、写人都真切具体,要注意揣摩作者记述和描绘是怎样遣词造句的。”这段话提示了要注意的两个重点:一是体会记叙的感情色彩。二是揣摩作者准确的形容,准确的表述动作。体会记叙的感情色彩,往往是通过揣摩文章遣词造句的途径来实现的,因此,本课的教学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体会记叙的感情色彩;指导学生写作,能在记叙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br>
二 教学步骤及方法<br>
(一)布置预习(不占课时)<br>
1.看“预习提示”了解作者生平及学习重点。<br>
2.查字典,给下边加线字注音:<br>
确凿 菜畦 蟋蟀 缠络 竹筛 觅食 渊博 鼎沸 绣像 锡箔 <br>
3.参照文下注释阅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词义。<br>
4.参考课后练习理解文章内容。自我了解:哪些问题基本清楚;哪些问题还不明白;除练习中的问题外,自己又发现什么问题。<br>
(二)课堂教学(第一课时)<br>
1.检查预习情况(不看课文)<br>
(1)用词语卡片或词语小黑板检查学生查字典给加点词注音的情况。<br>
(2)简要介绍本文作者,指出此文最初编入哪本文集。(只要求掌握“预习提示”中的内容,知道本文选自《朝花夕拾》即可。)<br>
2.导语引入新课<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