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100字。
用比喻和象征放飞诗情
平阳县职业教育中心 包兴桐 1386855549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诗歌的意象和情感的关系,了解文学、写作中的“意”和“言”的关系,从而慢慢接近文学表达的本质。
2,能力目标:培养、训练学生缘物启情、捕捉意象、比喻象征、语言创新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敏锐的情感,诗意地体会自然物语、人间冷暖以及母爱、爱国等具体的情感。
二,教学设想。
作文教学既要解决“写什么”又要解决“怎么写”的问题,也就是既要重视写作的内容和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接轨,又要注重学生写作技巧的引导和训练。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既有强烈地表达情感的需要,又不乏对技巧模仿的热情。我们只要看看他们的“打油诗”,我们就知道,他们是多么喜欢诗歌这种体裁。
诗歌写作训练应该成为高中作文训练的重点之一,至少不应偏废。而在我们教学中,因为高考的一句“除诗歌外,体裁不限”,让很多语文老师总是有意无意地把诗歌写作给忽略了。其实作为文学的皇冠,诗歌无疑应该是文学的最高形式。一个会写诗的人,他对写作便会有一份去芜存精、去现象存本质的认识。我们的作文教学,其实可以让学生通过诗歌写作来“悟”写作的要义,包括写作的形象、简练和诗意。再者,从学生语文修养和人生修养的角度来说,十七八岁的年龄正是需要诗的年龄,诗可以让他们变得更有诗意,甚至成就他们将来“诗意地栖居”。我一直认为,十七八岁的年龄不喜欢诗不会写诗,是诗的悲哀,也是这个年龄的悲哀。
一般来说,高中生的诗歌写作,以写抒情诗和哲理诗为主。诗歌需要有丰富的想象和情感,需要有鲜明的意象。但如果要简单地归结一下诗歌写作的技巧,那就是——比喻和象征。
当然,对于高中生而言,诗歌写作训练最有效的办法还是模仿,让他们细读一些典型的诗歌,然后通过“启情”,激发他们写诗的欲望。
三,教学实录。
师:(含笑地、热烈地)同学们是不是觉得老师(我)这几天特别高兴,甚至有点“得意忘形”啊?
生:(七嘴八舌、交头接耳)是啊,……
生:(有知情学生)因为老师喜得千金了。
师:说得多文雅!对啊,初为人父,看到一个新的生命来到我的身边,我当然是喜不自禁啦。大家猜猜看,老师会以怎么样的方式来表达这种喜悦之情呢?
生A:老师会一个人偷偷地唱歌…
师:好,“偷偷的”用得好,这就是喜不自禁啊。
生B:可能会邀几个好朋友喝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