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二轮复习语文(全国通用)小说阅读:以“人”为本综合思考学案及训练试题(12份)
- 资源简介:
2017届高考二轮复习语文(全国通用) 第四章 小说阅读-以“人”为本综合思考学案及 训练 Word版含答案
2017届高考二轮复习语文(全国通用) 第四章 小说阅读-以“人”为本综合思考 学案10 Word版含答案.docx
2017届高考二轮复习语文(全国通用) 第四章 小说阅读-以“人”为本综合思考 对点专练10 Word版含答案.docx
2017届高考二轮复习语文(全国通用) 第四章 小说阅读-以“人”为本综合思考 对点专练7 Word版含答案.docx
2017届高考二轮复习语文(全国通用) 第四章 小说阅读-以“人”为本综合思考 对点专练8 Word版含答案.docx
2017届高考二轮复习语文(全国通用) 第四章 小说阅读-以“人”为本综合思考 对点专练9 Word版含答案.docx
2017届高考二轮复习语文(全国通用) 第四章 小说阅读-以“人”为本综合思考 微案3 Word版含答案.docx
2017届高考二轮复习语文(全国通用) 第四章 小说阅读-以“人”为本综合思考 学案7 Word版含答案.docx
2017届高考二轮复习语文(全国通用) 第四章 小说阅读-以“人”为本综合思考 学案8 Word版含答案.docx
2017届高考二轮复习语文(全国通用) 第四章 小说阅读-以“人”为本综合思考 学案9 Word版含答案.docx
2017届高考二轮复习语文(全国通用) 第四章 小说阅读-以“人”为本综合思考 综合训练10 Word版含答案.docx
2017届高考二轮复习语文(全国通用) 第四章 小说阅读-以“人”为本综合思考 综合训练8 Word版含答案.docx
2017届高考二轮复习语文(全国通用) 第四章 小说阅读-以“人”为本综合思考 综合训练9 Word版含答案.docx
对点专练7 概括分析人物形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根 儿
廖沫沙
根儿把自己的衣裳包扎了几件,眼泪汪汪地指点着床上的一堆破衣,告诉我:这是爹的,这是小四的,都缝补好了。自家还留下几件衣,明儿给小四改一改还好穿。此时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珠子,从她脸上雨一般地落下来。
我叹了一口气,想安慰她几句,但我说什么好呢?我如今是把亲生女儿当破衣一样卖了出去。我的喉头像给什么塞住了似的,透不过气来。我的双眼蒙上了一层薄明的泪水。根儿把她的眼泪揩了一把,又来来往往地收拾东西去了。似乎想把家里的东西样样都打点好,使我永不操心;又好像一一向它们告别。
我好像痴了似的,坐着发呆,心里不想什么,口里也不说什么。我的心完全停滞了。
自从她娘死了以后,接接连连这几年的大水和兵荒,田里收不起东西,一家人都弄得精疲力尽,天天在饥饿中打滚;然而光景竟一天天落下去,如今就不能不卖了我这又温顺又懂事的女儿来还债了。天啊,这是什么世界?
我为什么竟一时糊涂,八十元就把她卖了?她可是我的女儿,我亲生的肉啊。
然而这事如今要反悔也迟了,我不是先收了他们拾元定洋了么?……
我不禁想起她平日的好处来。这几年苦日子,要没有她,怎能熬到现在。她给我管理家务,照顾兄弟,有时还得受我的穷气。可怜一个十六岁还不到的姑娘,竟把她娘遗下来的苦头,一手接受了。她要这儿那儿去自己寻东西来吃,寻东西来喂养兄弟,她要流着泪挺身出来,代我去听那些收债人的辱骂,向他们说好话,她还要……她跟我做了十几年女儿,竟一天好日子也没有度过,如今更要来卖她偿债。——我卖了她,失了她以后的日子,怎能再过得下去?
小四赤着身体从外面跑进来,满身灰土。根儿拉着他扬了一扬手,随又放下。她说:“小四,来洗一洗吧,回头我去了,谁还替你洗?”她随即舀了一盆水,把他抱到盆中开始洗起来。
小四问道:“你到什么地方去?阿姐带我去好不好?”
根儿低着头,很久才答应他:出去拾泥豆,他用不着去。后来她低声告诉他,叫他不要乱跑,要他听爹的话,不要跟前面王阿桂到泥坑里去洗澡。
她给小四洗好了以后,拿出短衫来给他穿上,便牵着他向厨下去了。我看着她的背影不禁心痛起来。我举起手来在胸口捶了几下,我希望我的身子爆炸起来,并把整个世界炸毁……
根儿把午饭烧好,吃了,收拾了碗筷,迟疑一会儿,问我道:“爹,我要走了吗?周大爷不是说吃了饭,爹领我去?……”她轻轻地说着,但并没有哭声。她的声音,就好像一把尖刀,一个字在我的心里割一下。我怎能让她走?我怎样亲自领着她,领着我的根儿去交给人家?我沉默了一会儿,说道:“不要去了吧。根儿,你不要走了。”
声音就好像从我的心里喷出。她凝着两眼望着我,不响。随后我看见眼泪又如断了线的珠子从她脸上落下来。她捧住脸呜咽起来。
周宝先忽然在门口立住,说道:“走啊,天不早了,我不是说今天还得赶车?”(原载1933 年 7 月 15 日《申报》)
1.简要概括小说中根儿的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根儿是旧时代一个苦难家庭中的女孩,她勤劳能干,温顺懂事,坚强地承担着家庭的责任,忍受着生活的苦难。
2.根据上下文,简要分析画线句子中的人物心理。
(1)天啊,这是什么世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凝着两眼望着我,不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表现了“我”的痛苦无奈、对世道的控诉和困惑。
(2)表现了根儿对父亲言语的不解,对父亲、弟弟的留恋,以及希望父亲留下自己。
3.根儿随周宝先走了吗?请加以探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走了。理由:(1)根儿温顺懂事,知道家庭的困难,会主动随周宝先走。(2)家庭已到了破碎的边缘,只有卖了根儿才能解决生存问题。(3)父亲已经收取了定金,要反悔也迟了。
(示例二)没走。理由:(1)“我”意识到,这个家庭无法离开根儿,“我卖了她,失了她以后的日子,怎能再过得下去?”(2)从第12段可知,“我”对根儿充满了愧疚与不舍之情,最终下定决心不卖根儿。(3)根儿舍不得离开这个家,内心也希望留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苇叶青青
刘绍英
岸边的芦苇收割完毕,一捆一捆地和芦苇滩睡成了一个姿势。澧水河日渐消瘦,苗条得像一条绿腰带。唰唰的一阵秋雨过后,天气就凉了。
………
对点专练9 赏析小说的描写和叙事艺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冬 夜
何君华
①离家还有七八里路的时候,中巴车还是抛锚了,像一个突发心肌梗塞的老人,趴在寂静的山村公路上再也不肯动弹。
②乘客早就质疑这破车不行,叮儿当啷的,路上肯定要出问题。但当时司机叼着烟说:“坐不坐?不坐拉倒,哪那么多废话?”
③乘客们没办法,只得一个一个上去了,徐刚也跟着上去了。因为除了这辆破车,镇上实在看不到任何别的车辆。
④果不其然,半路车坏了。
⑤司机又叼起一支烟,冲车里仅剩的四个乘客喊道:“都下去走吧,车动不了了。”
⑥徐刚只得拎着行李疲倦地走下车,漫天飞舞的大雪依然在跳跃,大地早已被染成了白色,白茫茫一片,分外耀眼。
⑦村庄霍地胖了一圈。
⑧已经是除夕夜的十点钟了,不会再有任何一辆车来,徐刚只能拎着行李往家的方向走。
⑨这个年,徐刚本来是不打算回来的,他在电话里对娘说:“娘,我过年不回来了,工地不放假。”
⑩娘说:“儿,回来吧。”
⑪隔了一天徐刚又给娘打电话:“娘,火车票不好买。我去了车站一趟,没买着。”
⑫娘说:“儿,回来吧。”
⑬娘反反复复就是这一句话,徐刚只好决定回来。
⑭包工头跑了,徐刚一年白干了,这个年怎么过?
⑮徐刚的心情如同这寒冷的冬夜一样荒凉,他一个人慢吞吞地走在乡村公路上,心里盼望着早点到家,又盼望着永远走不到家。一年到头,两手空空,怎么面对娘呢?
⑯或许是雪压断了电线,公路穿过的村庄竟没有一户人家亮着灯,徐刚的心情也降到了冰点。
⑰徐刚茫然地朝前走着,没有一个人知道他此刻正走在回家的路上,除了娘。此刻娘一定站在屋门口等他,想到这里,徐刚赶紧加快了脚步。
⑱所有的鸟都躲了起来,四周一片寂静,只有徐刚踩在雪地上的脚步声嘎吱作响。终于,他走到了青石桥头。
⑲过了青石桥头就是家,徐刚没有加快步伐,反而减慢了步子。他又犹豫起来:“怎么面对娘呢?”
⑳这时,桥头的一座白色雕像突然开口:“是我的儿吗?”
○21徐刚吓了一跳,但马上听出那是娘的声音,娘在青石桥头站成了一座白色的雕像。
○22“娘,是我。”徐刚连忙扔下行李,掸掉落在娘头上和身上的雪花。
○23“娘,怎么不在家里等?”徐刚责问道。
○24“我来望我的儿呀,儿,你回来了啊!”娘摸徐刚的脸,娘的手在颤抖。
○25徐刚握着娘的手说:“娘,我们回家吧。”
○26娘也说:“儿,我们回家。”
○27徐刚远远地看到了山坳上家里的灯,那是一盏微弱的、昏黄的、跳跃着的煤油灯,整个雪夜里唯一的一缕光。
○28徐刚和娘坐在灯光下吃饺子。
○29徐刚说:“娘,包工头跑了。”
○30娘把饺子夹到徐刚碗里。娘说:“儿,吃饺子。”
○31徐刚说:“娘,我一年白干了。”
○32娘把饺子夹到徐刚碗里。娘说:“儿,吃饺子。”
○33好像所有事娘都不关心,娘反反复复就是一句话:“儿,吃饺子。”(选自《小小说月刊》)
1.结合上下文,请简要分析第⑥段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写出了当时雪下得很大的情景,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2)烘托人物痛苦、无助的心情。
2.小说第⑨~⑬段属于插叙内容,请谈谈这样写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插叙部分补写出徐刚回家的原因,使情节更加完整;与下文母子二人吃饺子的情节一起,彰显出母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使母亲的形
……
微案3 小说四级概念答题法
微案引语 小说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艺术,有它独特的艺术规律和特点。在小说阅读答题训练中也存在着有别于其他文体而附着于小说独立、独特艺术之中的答题方法。这就是广大师生摸索出来的“小说四级概念答题法”。希望考生能掌握这种方法,对你的答题会有所帮助。
一、小说四级概念答题法阐释
人物、情节、环境、主题是小说构成的四要素,也是一个统一的艺术整体。小说的命题重点也正是围绕这四个关键词展开的。当我们透过林林总总的答题步骤和方法而试图寻找小说答题的规律时,我们欣喜地发现小说的答题也是围绕这四个关键词展开的。抓住了这四个关键词,可以迅速切入思路,保证基本不遗漏要点,因此,称之为“小说四级概念答题法”。那么具体如何运用呢?
(一)人物形象题
例题 “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2016全国丙卷第11题(2)题]
答案 ①讲述故事:小说故事是由“我”叙述出来的,真实可信。②推进情节:“我”是事件的参与者,由于“我”的提议,情节得以发展变化。③衬托人物:小说主人公王有福的性格,由于“我”的存在而更加鲜明。(意思对即可)
解析 第①点是从“我”自身人物形象方面答题,第②点是从情节方面答题,第③点是从衬托他人形象方面答题。这样,分析人物形象作用题主要是从情节和人物两级概念答题的。
(二)情节结构题
例题 小说最后两个自然段颇耐人寻味。请结合全文,从两个不同角度谈谈你的看法。(2015安徽卷第14题)
答案 (示例)(1)审美意蕴上,使小说充满诗情画意。油绿、柔软、茂盛的蓑衣草,生机勃勃,使小说更具画面感和意境美,给人留下审美的空间和回味的余地。
(2)艺术手法上,所描绘的蓑衣草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油绿、柔软、茂盛的蓑衣草象征了新时期农民美好的新生活,象征了小格与达子之间萌发的美好情感,象征了小格和达子身上具有的人性美。
(3)思想内容上,使小说主题得到深化。通过对蓑衣草的赞美,体现出人们对传统事物的重新认识,表现了当时农村青年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4)情感表现上,将小格的情感表现得更为充分。通过对蓑衣草的赞美,含蓄地表达了小格对达子的佩服、信赖与朦胧的爱意。
(5)人物形象上,使小格的形象更加丰满。小格纯朴勤劳而又自尊敏感,结尾隐含着她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显示出她乐观自信的一面。
(6)艺术结构上,呼应前文且为读者留下想象空间。结尾照应小说标题,并与前文对蓑衣的多处描写和达子的编蓑衣的建议形成呼应,同时使读者心中对小格的未来充满想象。
解析 答案提供了六种不同的角度,其中(3)(5)(6)分别是从主题、人物、情节结构角度答题的,运用了四级概念中的三种。
(三)环境描写题
例题 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骑手,但几乎一半篇幅是在写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