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说》教学案2
- 资源简介:
约7760字。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 雨 说 现代诗 郑愁予 教、学案
河南光山县南向店乡第一初级中学 向芳传 QQ276396526
教 时 课 型 具 体 时 间
第一课时 新授课
月
日 星期
午
节
第二课时 新授课 星期
第三课时 强化训练 星期
教学时间:三课时 总课时( )
教与学目标:
1、读准“圃”、“喑”、“襁褓”、“锢”、“滞”字音。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掌握“寒浅”、“留滞”、“喑哑”、“襁褓”、“喧嚷”、“温声细语”、“知悉”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3、揣摩诗歌中运用的拟人、象征的艺术手法,提高理解、欣赏诗歌的基本能力。
重点与难点:
【重点】对诗歌内容进行分析理解,培养学生理解、欣赏诗歌的基本能力。
【难点】品读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意义,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深厚感情
教与学方法:朗读法 讨论法和点拨法相结合;练习提高法。
第一课时
教与学目标
1、反复朗读这首诗,理解诗人抒发的思想感情。
2、结合时代背景,把握这首词的主题。
教与学过程:
一、背景资料
这首诗发表于1980年4月28日的台北《联合报》上。当时正值我国结束“文革”灾难不久而开始新的历史时期,诗人极为关注祖国大陆,这首诗既是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的祝福,也是对祖国未来的祝福。它在优美、潇洒、富有抒情韵味的基础上,又展现出清新动人、欢快率性的一面,因此此诗一刊出,立刻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
二、预习反馈
1、给加黑的字注音,解释词语意思
寒浅: 留滞: 喑哑:
襁褓: 喧嚷: 知悉:
2、划出句子朗读节奏
我是到大地上来亲近你们的,我是四月的客人带来春的洗礼,为什么不扬起你的脸让我亲一亲?为什么不跟着我走,踩着我脚步的拍子。
三、入课学习、合作交流
1、第二节中“像雨丝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有什么作用?
2、第二节中“我来了,/雷电不喧嚷,/风也不拥挤”能否改成“我来了,/在雷鸣电闪中,/在狂风中我来了”?为什么?
3、第三节中“当我临近的时候你们也许知悉了/可别打开油伞将我抗拒”,这里的“我”和“你们”分别指代谁?
4、阅读《雨说》节选,探究问题。
①第一样事儿,我要教你们勇敢地笑啊/君不见,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
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啊/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啊
②第二样事,我还是要教你们勇敢地笑/那旗子见了我笑的哗啦啦地响
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
③雨说,我来了,我来了就不再回去/当你们自由地笑了,我就快乐地安息!
有一天,你们吃着苹果擦着嘴/要记着,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
(1)第②段诗人借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