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教学设计13
- 资源简介:
约3000个字。
《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感知狼和屠户的形象。
2、认识人性的弱点,探讨故事里的深刻涵义,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由“狼”的甲骨文导入(板书课题:狼)
但凡我们一提起“狼”,就会想到哪些和狼有关的成语和歇后语呢?
可见狼在我们心目中是什么形象啊?(屏显:贪婪、凶狠、狡诈……)
二、作者简介
今天我们也要来学习一个和狼有关的故事,是由蒲松龄先生为我们讲述的,蒲松龄大家知道吗?
哪位同学能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一下作者蒲松龄?
(简介作者:蒲松龄(1640—1715),清代文学家,字留仙,又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人,汉族。著有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
今天我们来看看大作家蒲松龄故事里的狼和我们心目中狼的形象是否一样?哪位同学愿意为我们来读一读这个故事?(点生读)
三、预习检测
1、这个故事要读好不太容易,有些字很容易读错音,比如:
(屏显1——)每个读两遍
苫蔽(shàn bì)成丘奔倚(yǐ)其下少(shǎo)时意暇(xiá)甚
意将隧(suì)入止露尻(kāo)尾狼亦黠(xiá)矣顷(qǐng)刻
有两个句子也很容易读错,比如:
(屏显2——)每个读两遍
其一/犬坐于前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2、全班齐读课文
3、本文讲述了一个屠户在晚归的途中遇到两只狼并最终杀死这两只狼的故事。但由于这个故事是用文言文讲的,大家在预习的时候搞读懂了没有呢?老师这里有一组抢答题,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