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草原狼》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约3660个字。
《蒙古草原狼》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有一本书,书中每一篇章、每个细节都能攫取强烈的阅读快感,令人欲罢不能。有一些精灵般的蒙古草原狼,这些精灵一般的蒙古草原狼随时从书中呼啸而出;有一些深度思考,这些思考将引导我们开启未来之门:当年区区十几万蒙古骑兵为什么能够横扫欧亚太陆?为什么中国马背上的民族,从古至今不崇拜马图腾而信奉狼图腾?中华文明从未中断的原因,是否在于中国还存在着一个从未中断的狼图腾文化?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狼图腾》在《蒙古草原狼》身上寻觅破解的密码。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入姜戎笔端那遥远而辽阔的蒙古大草原,去了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草原人和草原狼。在《蒙古草原狼》身上寻觅破解的密码。(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1. 作者介绍。(多媒体显示)
1946 年,姜戎出生于苏北根据地,父亲是抗战时期参加新四军的老革命,亲是知识分子,因参加革命在战场上受伤致残。受父亲影响,读初中的他,就阅读了《史记》《资治通鉴》《红与黑》《约翰•克利斯朵夫》《简•爱》等著作。1967 年,21岁的姜戎和120 名知青离开北京,奔赴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1978 年姜戎离开草原回到北京。次年4 月,考进了中国社会科学院。1997 年动笔写《狼图腾》。姜戎把自己的人生哲学、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文化差异和融合的一己之见写进了《狼图腾》这部书中。
2. 由学生展示课前查阅的关于草原狼的文字资料和图片。简介《狼图腾》•
三、整体感知,把握课文内容。
1. 自读课文,积累词语。(多媒体显示)
皑皑羊倌蛮荒嚼子毡靴出鞘铮铮脊椎
一蹴而就钢镫
2. 学生再读课文,梳理内容。
组织学生复述课文。(在学生复述课文的基础上,教师指导明确小说情节。)
情节安排:
开端:陈阵忘记老人的叮嘱从小路返回大队,危险迫近。
发展:单人匹马遭遇狼群,强作镇定企图迷惑群狼。
高潮:面对草原狼的狡猾,陈阵急中生智击打马镫吓退狼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