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诗歌鉴赏复习每日一题(9份,2月19日-3月1日)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96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8/3/8 22:25:5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106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诗歌鉴赏复习Word版含解析
  2018年2月19日山水田园类诗歌鉴赏(一)-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Word版含解析.doc
  2018年2月20日山水田园类诗歌鉴赏(二)-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Word版含解析.doc
  2018年2月21日写景咏物类诗歌鉴赏(一)-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Word版含解析.doc
  2018年2月22日写景咏物类诗歌鉴赏(二)-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Word版含解析.doc
  2018年2月23日送别贬谪类诗歌鉴赏(一)-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Word版含解析.doc
  2018年2月26日送别贬谪类诗歌鉴赏(二)-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Word版含解析.doc
  2018年2月27日边塞征戍类诗歌鉴赏(一)-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Word版含解析.doc
  2018年2月28日边塞征戍类诗歌鉴赏(二)-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Word版含解析.doc
  2018年3月1日咏史怀古类诗歌鉴赏(一)-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Word版含解析.doc

  2018年2月19日     山水田园类诗歌鉴赏(一)
  高考频度:★★★★☆  ┇   难易程度:★★★☆☆
  一、【2017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早上五盘岭①
  岑 参
  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②。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
  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
  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注】①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春,岑参作为僚属随剑南西川节度使杜鸿渐入蜀平乱,途径五盘岭时作。五盘岭:秦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②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巅。
  1.“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
  ①“斗”字,描写了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②“攒”字,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
  2.蜀道历来以艰险著称,为什么诗人却说“不觉蜀道难”?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
  ①诗人入蜀是为报知己,为平蜀乱,虽然途中山峦重叠、险滩暗藏,但不觉艰险。②诗人登上山顶后,心旷神怡,因此所观之景虽奇险但他感觉富有情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炼句的能力。“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前半句已经说明了一个原因,自己此行的目的是为看望知己好友,所以不觉得“蜀道难”;再看诗歌的前部分内容,首联写自己一大早驱车进入五盘岭,然后写自己看到的景色:江水回旋在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的崖石间,太阳还没有出来,峰峦密集好像攒集在一起;烟霭中的山色一片苍翠,高耸的树木下,阴沉幽暗,在松树稀疏的地方露出了一座孤单的驿站,江边的回滩上长满了密密的鲜花。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诗人对所观之景的喜爱之情,虽然看到的景奇险,但是觉得富有情趣,所以就不觉得道路艰难了。
  二、【2016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登裴秀才迪小台
  【唐】王维
  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选自《全唐诗》)
  1.“满目望云山”句中“望”字一作“空”,你认为这两个字用哪个更好?请说明理由。
  示例一 “望”:照应题目中的“登台”,引出后面描写的景物。
  示例二 “空”:①营造空旷的意境;②流露出超然的心态。
  【解析】 这是一道“炼字”的题目,考生作答时应注意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诗歌
  ……
  2018年2月21日     写景咏物类诗歌鉴赏(一)
  高考频度:★★★★☆  ┇   难易程度:★★★☆☆
  一、【2017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宋诗,按要求作答。
  太湖恬亭
  【宋】王安石
  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
  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
  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
  更待夜深同徙倚[注],秋风斜月钓舟归。
  【注】徙倚:徘徊,流连不去。
  1.第二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人景相融的宁静画面:断桥边夕阳西下,树影倒映水中,鸟雀在枝头相互依偎,诗人独自欣赏美景。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题干要求描绘第二联的画面,从关键词(名词:日、断桥、人、水、幽树、鸟)入手分析即可。
  2.简析第三联所表现的诗人心境。
  正因为能“清游”“静处”,享受清幽美景,诗人才能放下身边的俗事,觉得心无挂碍。表现了诗人宅心事外,与世相忘的闲适之心。
  3.尾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任选一种加以简析。
  ①虚写。“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是诗人想象的情景,这样写呈现了清幽闲逸的意境。②以景结情。描绘“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的画面,寄托了诗人的闲适之情,使全诗韵味悠长。③情景交融(借景抒情)。闲适之情与“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之景交融,使情感表达含蓄深长。
  【解析】 本题考查诗词的艺术手法。从“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分析,尾联为写景句,表现出作者的闲适,运用了借景抒情、以景结情的手法;从“更待”两字分析,所写之景应为想象之景,故运用了虚写的手法。
  名师点睛
  1.明确表达技巧的范围。表达技巧是非常宽泛的概念,从表现手法上看,有联想、对比、衬托、烘托、白描、象征、抑扬、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托物言志等;从表达方式上看,有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其中的借景抒情考查的频率较高;从修辞手法看,有比喻、拟人、夸张、借代、双关、用典等。
  2.掌握答题的思维步骤。解答鉴赏表达技巧的题目,最重要的是要准确判断诗歌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表达技巧分三个层面,首先要考虑的是第一个层面,考虑是否运用了对比、衬托、白描、象征、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托物言志等表现手法;然后考虑第二个层面,即表达方式,尤其要注意借景抒情的情况;最后考虑第三个层面,也就是修辞手法。
  3.把握答案特点。在分析表达技巧时,有时需要结合诗歌的形象、语言和主旨;在阐述自己的观点时,要从诗歌中找出具体诗句进行说明。
  二、【2015年高考广东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过大通驿①
  查慎行
  夙雾才醒后,朝阳未吐间。翠烟遥辨市,红树忽移湾。
  风软一江水,云轻九子山。画家浓淡意
  ……
  2018年3月1日     咏史怀古类诗歌鉴赏(一)
  高考频度:★★★★☆  ┇   难易程度:★★★☆☆
  【2016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文后各题。
  八声甘州
  辛弃疾
  夜读《李广传》,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杨民瞻①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落魄封侯事,岁晚田园。
  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②。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注】①晁楚老、杨民瞻:辛弃疾的友人。②杜甫《曲江三章》其三:“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此处化用杜诗。
  1.本词上阕选取了李广的哪些事迹?这样选材有什么表达效果?
  第一问:霸陵受辱亭尉,射虎中石,功高难封侯。第二问:通过对这些事迹的提炼铺陈,营造了英雄晚景落魄的氛围,暗寓了作者有相似的境遇。
  2.下阕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化用杜诗,回应朋友邀约同居山间的盛情,赞赏朋友的高风;借李广自比,表达了对南宋当局的不满;结句融情于景,抒写了壮志难酬的悲凉。
  【解析】 “桑麻杜曲”指的是杜甫《曲江三章》第三首的“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诗句。作者在诗题后的小序中说“晁楚老、杨民瞻约同居山间”,这就是以杜甫思慕李广之心,隐喻晁、杨亲爱自己之意,盛赞晁、杨不以穷达异交的高风,与开头所写霸陵呵夜事形成鲜明的对照。其中“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一语,上应“落魄封侯事,岁晚田园”句,表现了作者宠辱不惊、无所悔恨的坚强自信。“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一句,借汉言宋,感慨极深沉,讽刺极强烈。
  名师点睛
  1.抓住题目。诗歌的题目往往透露了诗歌的感情基调,抓住题目,往往就抓住了解答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类试题的“要害”。如李白的《送友人入蜀》,一个“送”字便透露了诗中的惜别之情。再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着眼题目,即可知词中所蕴含的是怀古伤今之情。
  2.抓住关键词。有些诗歌,作者会有意识地用一两个关键词来点明感情基调。如李清照的《一剪梅》,作者用“相思”和“闲愁”两个关键词就把这首词的思想感情揭示得清清楚楚。
  3.抓住题材类型。如思乡诗多抒发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闺怨诗多抒发思念征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4.抓住意象特点。如在段克己的《满江红》中,菊花这个意象的特点是孤寂、高洁,抓住了这个特点,作者的思想情怀便容易揣摩了。
  5.抓住注释。命题者给出注释,介绍写作背景,用以暗示作者的创作动机及诗歌的思想内容;介绍作者,用以暗示诗歌的写作风格、感情基调等。
  6.看意象。意象就是含有情感的物象,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许多意象常常含有特定的意义。如:松,往往寓含坚贞的意思;梧桐,常常表现凄苦之情;残月,往往暗示离散;柳,表示离别时的难舍之情,也含有挽留之意;杜鹃,往往表示凄凉、哀伤。考生平时备考时应加强这方面知识的积累,这样,考试时以诗歌的意象作为切入点来解读诗歌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往往可以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7.看表达技巧。有些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情感态度的表达主要是借助于某些特定的表达技巧,如比喻、用典、反衬、托物言志、象征等。因此,把握诗中的表达技巧,分析它们的表达特点,也是鉴赏诗歌的有效方法。只要掌握了这些知识点,考生就能够快速而准确地把握住全诗的思想情感。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