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教学设计14
- 资源简介:
约2400字。
《短歌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掌握《短歌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 体会诗人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教学重点】体会诗人求贤若渴和建功立业的心情。
【教学难点】《短歌行》中运用典故及引用诗句表达感情的技巧,把握诗歌的意境。
【教学方法】诵读、体悟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语: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三国演义》卷首词)在历史上,曹操作为一位名留青史的伟人,他的博大胸怀和豪情为诗歌增添了一种另外的魅力。以前我们学过曹操的一首诗《观沧海》,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的另外一首诗《短歌行》。
二、解题
1.作者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 “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知人善察,唯才是举,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曹操二十岁被举为孝廉,参加镇压黄巾起义,起兵讨伐董卓,削平吕布,大破袁绍,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曾几次下《求贤令》,打破以德行和家世为用人标准。精音律,善诗歌,常横槊赋诗。他的诗内容丰富,风格苍劲悲凉。
2.写作背景
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想一举消灭孙权和刘备的势力.赤壁大战前夕,酒宴众文武,喝酒到半夜,忽然听到乌鸦声往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持长矛唱 《短歌行》格调苍劲雄健,慷慨悲凉。
3.行:古诗的一种体裁。
三.诵读感受
1.对照注释,自我体悟,并在书的空白处加注自己的理解。
2. 齐读诗歌。(教师引导学生断句,领会节奏)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沈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