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8650字。
文言文翻译——词要落实,句要贯通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95页
文言文翻译的三大赋分点
1.落实文言实词
文言实词是翻译的重中之重,实词的翻译强调字字对译,译出意义和用法。在文言实词的翻译中,常见的问题是不辨通假、不辨古今异义、不辨词类活用,不辨感情色彩,用词不合规范,翻译生硬,不知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2.落实文言虚词
文言虚词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是其结构作用的副词、介词、连词、代词、助词,一是起语气作用的发语词和语气助词。翻译的重点是要不要翻译,如何翻译。
3.落实文言句式
对文言句式和固定结构的翻译。翻译的重点是如何把古汉语的句式和现代汉语的句式对接起来,避免语序颠倒和漏译成分,确保语意完整,语句通顺。 [核心提示]
做好翻译题,一是要熟知翻译的标准和原则,即信、达、雅和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二是要译准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实词重在意义和用法,虚词重在作用和语气,特殊句式包括倒装句式、省略句式、判断句式、固定句式等种类;三是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翻译,做到词达句顺,字字落实。
突破点一 翻译的四个步骤
[典例] 阅读下面的文言,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彦博字大临,通书记,警悟而辩。开皇末,对策高策,授文林郎,直内史省。隋乱,幽州总管罗艺引为司马。艺以州降,彦博与有谋,授总管府长史,封西河郡公。召入为中书舍人,迁侍郎。高丽贡方物,高祖欲让而不臣,彦博执不可,曰:“辽东本周箕子国,汉玄菟郡,不使北面,则四夷何所瞻仰?”帝纳而止。
(节选自《新唐书·温彦博传》)
[答题流程] 请在空白处填入你的理解和分析。
第1步:化句成词。
辽东/本/周/箕子国,汉/玄菟郡,不/使/北面,则/四夷/何所/瞻仰?
第2步:定采分点。
①重点实词:“本”: ;“周”: ;“北面”: ;“四夷”: ;“瞻仰”: 。
②重点虚词:“使”: ;“则”: ;“何”: 。
③特殊句式:“本周箕子国”,“汉玄菟郡”都是 ,翻译时加判断词“是”;“不/使/北面”是 ,要补充成分;“四夷何所瞻仰”, ,翻译时要调整语序。
第3步:字字落实。
辽东_/_本_/_周_/__箕子国,汉__/__玄菟郡,__不_/使__/__北面,__则__/四夷/ 辽东本来周朝箕子国,汉代玄菟郡,不让称臣,那么四方边境何所_/_瞻仰?
谁 敬仰?
第4步:连缀成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