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学案19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四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77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0/11/17 8:16:3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0820字。

  第三单元 随笔、杂文 
  人生只是一瞬,思想创造永恒。人活着,就应当思考。当思考真正成为一种精神享受时,思考的乐趣就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思考产生无穷的力量,正因为人会思考,才诞生了伟大的思想,伟大的思想也决定了人类前行的方向。走进本单元,我们会用另一种思维去探究文化发展、语言演变的规律,我们会用全新的视角去诠释爱、生命、理想、信念的内涵。学会思考,这样才会有自由的思想和独立的精神。只听到一种声音只能说明整个社会思想水平的低下,听不到多种声音的社会也就成了思想的荒漠。
  【图说•画中有话】
  【概说•单元内容】
  《拿来主义》阐述对文化遗产的批判继承问题。虽然这篇杂文写于20世纪30年代,但今天读来依然觉得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是伦理学方面的一篇随笔,是从哲学高度来分析母爱和父爱的。虽然每个人都是在父母爱的阳光下成长的,但这篇文章不同于一般的写父母之爱的文学作品,它可以使我们上升到理论高度,重新认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短文三篇》这一组随笔启迪人们要爱惜光阴,热爱生命,努力思考,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三篇文章的共同特点是融深刻的哲理于朴素的文字中,如智者静夜里的独自私语,又似挚友与你促膝密谈,亲切自然,深沉悠远。
  ,【师说•单元所学】
  本单元为随笔、杂文,属于论述类文体,是2017年新课标《考试大纲》明确规定的必考内容,其中主要考查理解和分析综合的能力,包括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一般考查题型是客观选择题,有的省市是主观题。
  三篇课文虽都属于社会科学类文章,但因时代不同、背景不同、作者不同、国别不同,写作风格也有很大差异。所以应根据各篇文章的特点,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
  1.《拿来主义》一文可从理解作者的思路入手,在理清思路的同时,抓住文章的论点,同时要注意抓住杂文形象说理的特点。一是以小见大,就近取譬;二是运用对比和反衬;三是卓越的讽刺和幽默。另外还要联系时代背景,注重“知人论世”。
  2.《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一文是用西方思维方式——弗洛伊德式心理分析行文的,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可以采用分析语句难点、理解关键句等方式,然后再整体理解课文。同时可以借助于自己的生活经历、自己理解的父母的爱的感受理解文章反映的思想感情。
  3.《短文三篇》可参照上一条学习方法,重在领悟文章哲理美和语言美。
  根据高中语文新课标的精神,学习文化论著类文章,要注意“把握论著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了解用以支撑观点的关键材料”;要在阅读过程中学习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注重反思,探究论著中的疑点和难点,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乐于和他人交流切磋,共同提高”。所以,学习这几篇课文,还要注意根据上述精神,注重反思和探究。
  第8课 拿来主义
  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日本的动漫,那你们爱看韩剧吗?几年前,一部《太阳的后裔》横扫中国大江南北,使无数人痴迷其中,日夜追剧,于是有人说要抵制韩剧,而有些人则认为,我们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岂是一个小小的韩国影响得了的?那么针对这种文化问题我们应该持什么态度呢?让我们走进《拿来主义》,看文笔犀利、诙谐幽默的鲁迅先生是怎样解读这个问题的。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