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870字。
《如梦令》说课设计
附课文李清照《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到 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一)教学设想:本文是李清照的一首充满生活情趣和雅致的词,,是李清照的惊世之作,女主人憧憬美好生活,关切着美好的事物,无忧无虑,敏感而多情。教学本词,应结合她生活的特定背静来理解,教学时可以拿〈入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类比,以加强学生的理解。另外就是要注重学生横向的迁移,能够回忆起以前所学的李的相关诗词,第三就是引导学生对其思想的把握,从而领会词的意境,提高学生对文学的欣赏水平。需要说明,本词最适用诵读,意会,也许任何的解读都是多余的。
(二)课标设计:
1、反复朗读,理解词意;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古代词的形式和特点;
4、体会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给苯词带来的艺术效果;
5、融入词情画意之中,探究词的情趣和意趣;
6、培养学生欣赏文学艺术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目标1、2、4
(四)教学难点:目标4
(五)教学方法:采用朗读、探究和赏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六)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课题:
让学生唱《月满西楼》“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老师:同学们猜猜看今天我们唱的谁的歌?(学生答李清照)
老师:真聪明,听歌可不是免费的,我们今天探究李清照的词!
下面我说说鉴赏诗歌的一些要领:一是要注重朗读,最好能成诵,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二是要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因为诗歌是跳跃性的。否则理解李白的《静夜思》就是一个痴呆病患者在床前发呆三是要敢于见仁见智,这也是我们这节课所要锻炼的“研究探讨,深入领会”能力。好,哪位同学能介绍一下李清照?
2、走近作者
李清照(约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是诗、词、散文皆有成就的宋代女作家,但她最擅长的,成就最高的还是词。
李清照经历了南北分裂之乱,在南渡前后,她的词风变化很大。南渡前,李清照的词多描写少女、少妇的闺中生活,如《如梦令》、《怨王孙》两首词,于轻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