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科普文章(自然科学类)
- 资源简介:
约18620字。
实用类文本阅读
科普文章:自然科学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仙人掌科植物是个大家族,成员有上千种。它们相貌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茎的不同,多为柱状或掌状,小的如砂石,大的似巨柱。表面有的平滑、有的结节,有的凹陷,有的呈圆球状……仙人掌的“老家”在美洲,大多生活在荒漠地带,少数生长于热带地区,比如常见的昙花属、蟹爪兰属的一些种类。
之所以能在沙漠的干旱气候下繁衍生息,是因为仙人掌的叶子退化成为刺状,大大缩小了蒸腾面积,使体内的水分不容易散失。绿色的肉质茎很肥厚,表面有角质和蜡质,不仅贮藏水分,还代替叶子进行光合作用。这种植物每到晚上打开气孔吸收二氧化碳,白天则在封闭气孔(防止水分散失)的同时,还能用晚上收集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通过该过程,就可以避免白天蒸腾作用损耗水分。
对于沙漠中的行走者,仙人掌就是一棵救命树。在沙漠中,一棵15米至20米高的仙人掌,可蓄水两吨以上。每公顷的刺梨仙人掌能储存180吨水,足够养活5头成年牛。非洲岛国马达加斯加2015年遭遇干旱,当地民众关键的食物和水源、动物的草料都来自刺梨仙人掌。仙人掌不仅是贮水能手,还是节水模范。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拔出一棵仙人掌称重后有37.5千克,把它扔到角落里6年后再称,重量为26.5千克。也就是说,这些年它动用自己的储备,在没喝一口水的情况下仅消耗了11千克,但凡换成别的绿色植物,估计早已成了标本。
有些生命力顽强的仙人掌也对生长环境的要求严苛,一旦生长环境被严重破坏,就很难继续生存。在众多破坏因素中,人类活动是导致植物濒危的主要原因,如无节制的采伐利用、非法贸易等。间接原因则更为复杂,如大气、水以及土壤污染、外来物种入侵、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系统功能受损、植物所依赖动物群体的退化等。这些都会直接减少植物群体的数量或间接干扰植物群体的正常维持和更新,当特定植物群体的数量减少到一定数量,就会进入濒危、野外灭绝或灭绝的状态。
仙人掌是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关键组成部分,同时对于许多动物的生存至关重要,直接影响所在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比如,仙人掌为鹿、林鼠、兔子等动物提供食物和水,这些物种有助于扩散仙人掌种子;仙人掌花朵为蜂鸟提供花蜜,蜜蜂等昆虫对其进行授粉。仙人掌如果缺失了,就会造成多个物种的紊乱。一个物种的诞生可能需要数百万年,但人类活动导致其永久消失可能只需要短短几年。虽然有不少植物已经完全消失在人类的视线中,但是保护的行动只要开始就不会太晚,尽可能减少对植物的干扰就是人类最好的行动。
别小看呆萌的仙人掌,它有不少“超能力”,现在正在被人们一点点挖掘出来。这种植物可以改善土壤质量、利于大麦种植,同时限制温室气体排放。在“仙人掌之国”墨西哥,仙人掌还是清洁的汽车燃料来源。当地工程师从2007年启动研究用仙人掌提炼清洁燃料的方法,人们自主研发设备提取仙人掌中的生物质能。根据测算,每吨仙人掌可产100立方米清洁燃料气体,所提供能源相当于100升汽油。
(节选自林林《仙人掌:沙漠中的救命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仙人掌的种类众多,形状、大小有较大差异,主要生长在热带或者荒漠地带。
B.仙人掌能够在沙漠干旱气候下繁衍、生长,与它的叶子退化为刺状密不可分。
C.仙人掌白天封闭气孔,且肉质茎肥厚,表面有角质和蜡质,有利于贮藏水分。
D.科学家时隔六年先后两次称重仙人掌,结果有力地证明了仙人掌是贮水能手。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仙人掌的‘老家’在美洲”“仙人掌就是一棵救命树”等等,这些语句可提升读者的阅读兴趣。
B.仙人掌的生长环境一旦受到自然因素或者人类活动因素的破坏,仙人掌就会退化,甚至灭绝。
C.仙人掌对于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它的缺失可能会导致当地多个物种的紊乱。
D.随着技术的发展,仙人掌可成为清洁的汽车燃料,为沙漠地区的能源使用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3.为什么说“对于沙漠中的行走者,仙人掌就是一棵救命树”?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野外,采取必要的就地保护措施;在昆明植物园,实现开花结实、子二代成功繁育;在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离体保存库,四五十米高的树木被“压缩”至厘米级甚至毫米级,成为玻璃瓶中的组培苗……通过卓有成效的保护,野生植株一度仅剩52株的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华盖木,如今已经没有灭绝之虞。2021年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