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中生必读名家作品路遥小说练习及创作风格
- 资源简介:
约18440字。
路遥小说练习及创作风格
当代作家作品风格
余秋雨属于比较传统的作家,他的作品多是根据游览的经历对人生和历史的思考。风格很固定,比较适合心情平静的时候阅读。
贾平凹的语言不像余秋雨那样温和,他的小说都很有意思,也是笔力很深的作家。
周国平是比较感性的风格,带有一些古典的色彩,写的东西也比较具有哲理,可以给人以心灵上的启示。
沈从文的作品风格很清新,多是描写近乎与世隔绝的乡村生活,意境很优美。
王小波是最另类的一个,他的作品很知性,看似写得随意却能给人以思考。语言也很有意思,让人忍俊不禁、拍案惊奇。个人比较喜欢这个作家。
路遥的风格应该是比较沉重的,描写那些普通人的生活,有一种史诗一样的恢弘。
【作者简介】
路遥(1949—1992),原名王卫国,中国当代农村作家。1949年12月23日生于陕西榆林市清涧县石咀驿乡王家堡村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7岁时因为家里困难被过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父;1969年回乡务农。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其间开始文学创作。大学毕业后,任《陕西文艺》(今为《延河》)编辑。1980年发表《惊心动魄的一幕》,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2年发表中篇小说《人生》。
【创作背景】
《平凡的世界》是从1975年开始创作的,而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文化背景是各种文学新思潮风起云涌,现代派、意识流等文学观念风靡一时,文学创作在形式和技巧上的求变求新令人目不暇接。路遥三年准备、三年创作,为了扩充视野、掌握资料,他进行了大量的阅读,包括近百部长篇小说,前后近十年的报纸以及其他相关书籍,过着“早晨从中午开始”的生活,同时,他还奔波于社会各阶层体验生活。第一部初稿的写作是在一个偏僻的煤矿医院开始的,从他的创作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可以看到他对文学事业执着的信心和付出的代价:“写作整个地进人狂热状态。身体几乎不存在;生命似乎就是一种纯粹的精神形式,日常生活变为机器人性质”。第二部初稿的写作是在黄土高原腹地的一个偏僻小县城进行的,因为生活没有规律,路遥身体严重透支,最后病倒了。后来吃了百余副汤药,身体略有恢复,他依靠一股精神力量,继续写作。第三部的初稿改在榆林宾馆进行。1988年5月25日,路遥终于完成了《平凡的世界》的全部创作。
路遥作品风格
路遥在秉承传统现实主义注重客观冷静描写的同时,也重视作家的主体作用,他认为作家作品中观照的现实必然有作家的主体判断,融入了作家的个人情感。 路遥十分注重生活中的感情积累和作品中的激情倾注,将现实主义的直面人生和浪漫主义的奔放热烈一同融入到作品中,读他的作品无时无刻不能感受到蕴含在作品中或缓或急的激情涌动。在路遥为我们建构的小说世界中,你能体会到和路遥一样炽烈、温情、友好、质朴的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