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时评
- 资源简介:
约26010字。
论述类文本阅读——时评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剧场里,欣赏传统戏曲的年轻面孔越来越多;校园里,相声、戏曲等学生社团广受欢迎;电视和网络上,《国乐大典》《角儿来了》《青春京剧社》等综艺节目层出不穷:手机APP上,“我要笑出‘国粹范’”“谁说曲艺不抖音”等活动吸引数亿人点赞……近年来,戏曲、曲艺等传统艺术,正成为年轻人喜爱的新时尚。
优秀传统文化,往往有着穿越时空的感染力。传统艺术包含着源远流长的民族精神密码,并以高度审美化的方式呈现,这成为吸引当代年轻人的重要原因。近年来,一些戏曲在年轻人中特别“火”,比如昆曲青春版《牡丹亭》、梨园戏《董生与李氏》等,原因之一在于这些剧种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美学积淀。昆曲被称为“百戏之师”,有600多年的历史;梨园戏被誉为“古南戏活化石”,历史长达800多年。其剧种审美之精致曼妙、表演手段之丰富完善,年轻人一旦了解便容易沉醉其中。传统文化蕴含的精神密码和艺术魅力超越时代,盛续传承,于此可见一斑。
当然,传统艺术也需要当代表达才能彰显其魅力。创作上,不再一味复古守旧,而是在坚守艺术本体的前提下,符合当代审美趋势与价值观。传播上,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体平台和流行文化元素,用年轻人的“语言”与他们沟通,一些艺术团体也正在进行尝试。比如,京剧名家尚长荣的代表作之一《曹操与杨修》,突破固有的标签化形象,塑造了一个既有宏图大志、又有人性弱点的曹操,后来还拍成3D电影。以电影的形式传播京剧,很受年轻人欢迎。中国民乐开辟网络秀场,通过演奏流行乐曲以及电影、游戏主题曲等方式,在年轻人心中留下“时尚”“酷”的印象,进而引导他们走进音乐会现场,领略民族乐器演奏技艺之精、音色之美。
传统艺术的传承与传播,知名艺术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某种意义上,戏曲、中国民乐、曲艺等艺术,都是“角儿”的艺术,名家、名角充分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广泛参与活动。比如,琵琶大师方锦龙参加《国乐大典》《经典咏流传》《邻家诗话》、青年京剧演员王珮瑜参加《朗读者》《开学第一课》《跨界歌王》等节目,都推动了传统艺术的“破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许多专业艺术院团纷纷开设“云剧场”“公课堂”,一些知名艺术家直播“公练功”。这些尝试,形式多元,内容活泼接地气,快速拉近了与年轻人的距离,培养了不少观众。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艺术要积极主动地拥抱年轻人,创造让年轻人走进传统艺术的契机,从而赢得更多年轻人关注,让传统艺术代代相传。
(选自《人民日报》,作者周飞亚,有删改)
1.下列对传统艺术“正成为年轻人喜爱的新时尚”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传统艺术包含着源远流长的民族精神密码,并以高度审美化的方式呈现。
B.传统艺术创作在坚守艺术本体的前提下,符合了当代审美趋势与价值观。
C.传统艺术在传播上利用多种新媒体平台,切合当下年轻人的受教育程度。
D.传统艺术的名家、名角发挥自身的影响力,广泛参与形式多元的活动。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符合文意的是( )
A.将昆曲和梨园戏的历史作对比,突出传统戏曲的深厚文化底蕴。
B.京剧《曹操与杨修》被拍成3D电影,是为了全面塑造曹操形象。
C.方锦龙、王瑚瑜等名家参加多种电视节目,推动了传统艺术“破圈”。
D.为了证明新媒体平台强大的传播优势,知名艺术家直播“云练功”。
3.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本文题目的是( )
A.传统戏曲的魅力 B.网络时代传统艺术的传承与传播
C.年轻人和传统文化 D.让更多年轻人领略传统艺术之美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在新时代大力弘扬工匠精神
①工匠精神是一种严谨认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勇于创新的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弘扬工匠精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在新时代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②我国自古就有尊崇和弘扬工匠精神的优良传统,一些工艺水平在世界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瓷器、丝绸、家具等精美制品和许多庞大壮观的工程建造,都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