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名校模考题练习
- 资源简介:
约12480字。
新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名校模考题练习
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一、2023湖北省八市高三3月联考
(一)现代文阅读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1年以来,伴随4G技术的发展和上网资费的下调,人类社会迈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作为人体感官的延伸,愈发紧密地嵌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它一方面具有传统纸质媒体难以比拟的信息存储密度,其自身重量并不会因信息量的增长而增加;另一方面,媒介技术的进步促使手机向智能化、小型化的方向发展——两厢耦合的结果是手机贴身性和便携性优势的获取。不仅如此,借助移动客户端,手机摆脱了单一的通讯工具的定位,已转型为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于一体的复合型媒介。这些传播类型并非一成不变、相互孤立,相反,它们相互交织,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视频由此成为一种类似文字的言说方式。人们不仅能够随时随地拍摄,还能即时分享——互联网传播跨过WEB1.0时代的聚合传播和WEB2.0时代的社交传播,进入场景传播的新时代,这一嬗变的背后蕴含的是城乡间“知沟”弥合的可能。“知沟”理论是由美国学者蒂诺奇提出的,依据该理论,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在接收信息速度方面比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慢,大众传播媒介输送的信息越多,两者间的知识差距越大。蒂诺奇分析了造成“知沟”扩大的五个变量:传播技能上的差异,已有知识存储量的差异,社交范围的差异,信息的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忆的因素以及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如若对五个变量做进一步抽象提炼,“知沟”在相当程度上是下述两大因素合力的结果:人们能否快速获取信息(包括传播技能上的差异,社交范围的差异,信息的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忆的因素三个变量)以及能否理解信息(包括已有知识存储量的差异和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两个变量)。
在以印刷媒介为主的大众传播时代,由于媒介使用门槛较高(使用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读写能力)和不同圈层间信息交流的相对固化,存在于不同社会阶层间的“知沟”的弥合难度颇高。伴随短视频的出现,影响“知沟”的变量值开始发生变化。任何人(不论识字与否)只要有一台能上网的手机,就可以加入到短视频生产、传播的行列之中;借助互联网扁平化的传播结构,视频的传播穿透了阶层的壁垒,在扩大个体/群体社交圈层的同时,延展了社会共享的意义空间;由于视频与生活场景的近似性,其在理解上的难度亦比抽象的文字低——其结果是一向在媒介使用上处于弱势的农村居民获得了与城市居民同等的信息传播的权利,并经由对自身娱乐诉求的满足,为各大短视频平台提供了足够的下沉市场空间。
(摘编自王长潇、刘瑞一《网络短视频的走红机理及其双面效应》)
材料二:
美妆行业主要为渴望美丽的女性受众服务。由此可知,以推荐美妆产品、介绍时尚趋势为主要业务的美妆网红的受众也极大可能以女性为主。在女性受众通过美妆网红的短视频寻求消遣或是搜寻美妆信息时,她们很可能在无意识中加速了女性审美文化与消费主义的深度结合。有人指出,虽然时尚品牌、公关公司时常宣称“关心、尊重女性对外貌的自由追求”,但实际上只是在“假装宣传女性主义和性别平等”。由于美妆网红的主要收入来源在于为化妆品牌做广告、带货,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与传统纸质媒体相比,智能手机具有更高的信息存储密度和更好的贴身性、便携性,它已经转型为一种复合型媒介。
B、现今,人们能够随时随地拍摄视频,并且即时分享,这种场景传播方式可能有助于弥合不同社会阶层间的“知沟”。
C、时尚品牌与美妆网红对女性追求外貌美丽的关心,促成了女性审美与消费主义的结合,其实是对女性的利用与剥削。
D、女性对自身的外貌形象拥有自主选择权,但是该权利逐渐受到消费主义的侵蚀,个人的审美观常常受到商业的影响。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网络短视频的影响,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
B、随着媒介技术的进步,手机将越发智能化、小型化,而传统纸媒前景黯淡,很可能走向终结。
C、一般而言,视频的理解难度低于抽象的文字,这有助于农村居民获得比从前更多的信息传播权利。
D、美妆网红及其背后的资本常引导着受众对消费内容的选择,受众往往并不具有真正的自主选择权。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某小学进行了关于“理想”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将近80%的小学生希望长大后成为网红。
B、从美妆护肤保养到医美减肥整形,很多女性为了追求“白瘦幼”,不惜牺牲个人健康。
C、“口红一哥”曾在专访中谈到:“有女粉丝在直播间居然买了两百多支口红,太感动了!”
D、据调查,近半数的美妆用户在“小红书”站内看到美妆博主推荐的产品不超过3次,就希望购买。
4、近十年,网络短视频越来越“火”。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加以分析。
5、如果你有一位姐姐,她沉迷于美妆网红的直播和短视频,你该如何奉劝她?请结合材料二列出劝说的要点。
二、2023福建省南平市四校高三3月联考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学批评作为评价文学作品的重要标尺,是连接文学理论与文学作品的中间环节。通过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透彻的解读,评判作品的得与失、功与过,文学批评可揭示文学作品的理路,给读者以启迪。
文学批评的标准,既有恒定的一面,也有随时代而变的一面。毫无疑问,对人性、人民性的关注是其重要的标准之一。高尔基把文学当作“人学”,就是意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