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现代文阅读之非虚构写作专练
- 资源简介:
约11610字。
高考现代文阅读之非虚构写作专练
非虚构写作有关知识
材料一
如果以《人民文学》扬起“非虚构写作”旗帜为起点,“非虚构写作”已走过10年的文学历程。无论概念界定、外延厘析,还是创作实践、批评研究,当下的“非虚构写作”都略显混乱。那么,“非虚构”应如何“写作”?
首先,应摆正“非虚构”与“写作”的主次关系。“非虚构写作”鼓励作家深入现实,以亲历性、反思性与在场性姿态直视虚构文学面临的困境,打破传统文学秩序,使我们从个人到社会、从现实到历史、从微小到宏大等各种关切和经验在文学书写中得以呈现。可见,文学书写是内核与目的,而“非虚构”仅是手段或路径。
其次,应凸显“写作”与虚构、想象间的应然关系。“非虚构写作”在根底上仍体现为一种文学创作,无论其表现出怎样的具体现实的真实,这种真实都应是文学的真实。而这恰是在立足于“非虚构”的现实事件基础上,并通过虚构、想象等艺术手法超越这种基础后呈现的。即作为文学的“非虚构写作”与虚构、想象之间并不对立,而是共同创造出了丰富的文学世界。
“非虚构写作”在文学真实的呈现上不仅不反虚构,反而需借助虚构与想象来深化真实。因为虚构是对真实生活的高度提炼,是艺术想象的产物。想象是依凭记忆对大脑储存的材料进行加工而产生艺术形象的心理过程,只要不是漫无边际不合逻辑的杜撰、编造与无根无由不合情理的空想、幻想,其对文学真实的呈现都是有益和必要的。虚构与想象可使现实的琐碎、芜杂精细化,条理化,抽象的情感、意志与体验形象化,具象化,从而渲染情感,强化主题,呈现文学的真实性。
遗憾的是,从“非虚构写作”的创作实践看,大多创作主体停留于记录者、观察者层面,使作品徘徊在“反”虚构层次。因排斥虚构与想象而将其与“非虚构”对立,致使这些“非虚构”文本无法与新闻写作、口述实录和社会调查等类型的“非虚构写作”区别开来,虽说最大限度地呈现了真实,但却丧失了鲜活的艺术意蕴与美学张力。
最后,应厘清艺术真实与现实真实的逻辑关联。“非虚构写作”追求的是艺术真实而非现实真实。实际创作中,无论是关于现实的描摹还是历史的记录,不管作者如何客观冷峻与零度叙事,都不可避免地掺杂个人想象、情感、认知,甚至是兴趣与爱憎。加之作者的出身、立场与态度及所处历史时代和社会氛围等因素,又会在创作中隐匿着某种“虚构性”的因子或回避某种情形以达到特定目的。
“非虚构写作”要将人物性格、情感表达及创作主体的个性才华作为艺术追求,在最大限度地立足叙述真实、情感真实与历史真实等基础上呈现艺术真实。如此,“非虚构写作”方可重新激活文学艺术与大众生活的关联,展露时代凡俗质感和个体生命气息,将易被遗忘、遮蔽的日常瞬间及其潜藏的可能,通过作者亲历亲验的在场性书写予以呈现。
(摘编自高春民《非虚构写作:以审美创作反映现实》)
材料二
那么非虚构写作到底是什么?非虚构写作首先可以分为实用的非虚构写作和文学的非虚构写作两类。实用的非虚构写作事实准确,文本简陋粗糙,不追求叙事的精彩。文学的非虚构写作强调以创造性的方式呈现精确事实。非虚构写作题材广泛,包括文学新闻、非虚构小说、历史写作、传记写作、旅行写作、科学写作等不一而足。
非虚构写作最核心的两个特质是事实精准和叙述精彩。“非虚构”要求故事真实,不允许夸大和捏造事实。非虚构写作用一种创造性的语言讲述真实发生的故事
专练提升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月光中的冰和沥青
蒋蓝
人到中年了,蓦然发现,自己与流行歌曲已经绝缘多年。前几天开长途车,疲倦得很,终于找出一张苏芮的CD,是《一样的月光》,1983年台湾电影《搭错车》的主题曲。“一样的月光,一样地照着新店溪。一样的冬天,一样地下着冰冷的雨。一样的尘埃,一样地在风中堆积……”吴念真、罗大佑的歌词,像种子吸吮了糖水,让我听见了植物灌浆的声音。汽车在沥青盘山路上穿行,让我想起苏芮的激情,和一些与这些故事有关的熟悉的脸庞。但影影绰绰的,也有些莫名其妙,我看到了月光下的父亲,他枯瘦如柴,在可怕地变形!
恍记得是自己七八岁的样子,一个中秋之夜,我冷醒了。父亲与我同盖一床被子,不知为何,许是一种下意识,他把被子裹得紧紧的。他睡得很香,有轻微的鼻息声。我躺着没动,安静的氛围似乎有一种放大效应,我看见月亮比平常更大、更低,镜子一样镶满了窗户,让玻璃在这明丽的低照中软化,因此,月光毫无遮拦地堆积在床头,我可以清晰地看见父亲的睫毛,蚊子一样,微颤。
在我幼年,父亲就带我参加各种体育锻炼,他每天下午下班后,都会到小学操场上等我。全校没有哪一个娃娃的父母这样做,反正父亲坚持来,也跟学校的体育老师成了熟人,他指导我,也指导同学。他非常消瘦,甚至因此成为了同学取笑我的一个理由。但父亲似乎从没有察觉到这些,依然每天来,下雨了就让我在屋檐下做俯卧撑,100个一组……
我觉得很冷,脚趾没有什么感觉,但有一种刺痛。我试着拉被子,但拉不动。是不想用力太大,惊醒父亲。我又拉了几次,没有成功。当时我想,父亲就算醒了也不会骂我,但我不想惊醒他。
我把双腿抬起来,做了十几次,呼吸一粗,父亲醒了,说:“做早操的时间还早,你再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