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23
- 资源简介:
约15880字。
2 《孔雀东南飞并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偏义复词、古今异义词的特点,掌握“相”“迎”在不同语境里的用法。
2.了解封建家长制度和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表现。
3. 学习叙事诗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表现主题思想的方法。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偏义复词、古今异义词、文言实虚词、文言句式等。
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铺陈、排比、起兴手法及其表达效果;梳理诗歌的故事情节,培养学生运用人物对话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对焦仲卿、刘兰芝爱情悲剧原因的交流、探讨,培养学生运用准确的语言表述观点的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品读人物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对文本个性化的解读,唤起学生对焦仲卿、刘兰芝命运的同情,同时引发学生对爱情、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理解悲剧美及其意义;了解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的艺术成就;了解 “乐府”及“乐府诗”。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体会作品深刻的思想内容,理解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
难点: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及其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学习提示
乐府诗是汉魏六朝时期重要的诗歌类型,其继承了《诗经》所开创的现实主义传统,讲究“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汉书•艺文志》),其中有两首叙事诗被誉为“乐府双璧”,一首是《木兰诗》,另一首就是《孔雀东南飞》。
与《氓》相似,《孔雀东南飞》也讲述了一桩爱情婚姻悲剧,但造成悲剧的原因并非男主人公的始乱终弃,而是封建礼教的残酷无情。这首诗篇幅较长,故事性强,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保留了较多的民歌色彩,特别是人物对话,大都是浅白的口语,并不难懂。学习时要注意体会诗歌的语言风格,以及运用对话推动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的特点。
这首诗很善于刻画人物在不同情境下的不同表现,如府吏“举言谓新妇”几句和“低头共耳语”几句,意思大体相同,却不能互换;又如面对母亲、兄长的劝嫁,兰芝对母亲是“含泪答”,对兄长则是“仰头答”。阅读时注意体会。
古诗文中有一些特殊的复音词,如“便可白公姥”“昼夜勤作息”“逼迫兼弟兄”,均由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语素构成,但整个复音词的意思只取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另一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