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教学设计16
- 资源简介:
约12990字。
新教材 统编版 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一单元 第1课 教学设计
第1课 《离骚》(节选)
目录
一、素养目标
二、学习资源
三、教学素养
四、作者背景常识
五、鉴赏活动
六、文本研读
七、文本联读
第1课 《离骚》(节选)
一、素养目标
人文主题——诗的国度
1.体察古人的情感和生命思考,感受古诗词之美,获得情感浸润和审美体验。
2.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
语文素养
1.借助诵读,探寻诗意,品味诗歌之美,感受古人的哀乐悲欢,把握诗歌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认识古典诗歌的当代价值。
2.结合以前所学,了解我国古典诗歌的发展脉络,并比较不同体裁的诗歌在节奏韵律、表现手法、艺术风格等方面的异同。
3.对作品内容、风格和表达做出恰当的评价,认识古典诗词对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影响。
4.鉴赏撰写文章,提高鉴赏古代诗歌的水平和撰写议论性文章的表达能力。
二、学习资源
1.两首先秦诗歌:《氓》《离骚(节选)》
这两首诗都具有一定的抒情性。《氓》以无比沉痛的口吻回忆了恋爱生活的甜蜜以及婚后被丈夫虐待和遗弃的痛苦,表达了女子悔恨的心情与决绝的态度;《离骚(节选)》是一首长篇抒情诗,诗人将个人遭际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抒写人生理想和家国情怀。
2.一首乐府诗歌:《孔雀东南飞并序》
《孔雀东南飞并序》是一首叙事诗。叙述了焦仲卿、刘兰芝夫妇被迫分离并双双殉情的故事,控诉了封建礼教的残酷无情,歌颂了焦、刘夫妇的真挚感情和反抗精神。它通篇采用第三人称叙事,结构巧妙,情节曲折,人物形象丰满,语言流畅而生动,取得了非常高的艺术成就。
3.两首唐诗:《蜀道难》《蜀相》
这两首诗的诗风截然有别。《蜀道难》袭用乐府旧题,以浪漫主义的手法,艺术地再现了蜀道峥嵘、突兀、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充分表现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自然的感情。《蜀相》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
4.两首宋词:《望海潮(东南形胜)》《扬州慢(淮左名都)》
这两首宋词内容不同,意趣亦相异。《望海潮(东南形胜)》描写了杭州的富庶与美丽,展现了杭州人民和平宁静、安居乐业的生活景象。《扬州慢(淮左名都)》写屡遭兵燹后扬州的惨状,通过今昔对比,抒发了“黍离之悲”。
三、教学素养
1.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抒情主人公人物形象和诗中人物形象。
2.品读诗歌,分析诗歌中的对比和比兴手法,体会古诗的艺术之美。
3.反复吟诵,把握主题。体会诗歌反映的独立坚贞、勇于抗争的精神。
你,还记得约会的那个角落吗?为什么那么快就变了心?要知道爱情要靠诚信才能维持。你,还记得曾经的信誓旦旦吗?为什么那么快就转了向?要知道爱情要靠尊重才能保鲜。你,还记得过去的美好憧憬吗?为什么那么快就变了卦?要知道爱情要靠生活才能历练。是的,爱情是生活中的花朵,它是甜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