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23
- 资源简介:
约4150字。
22 智取生辰纲
设计说明
《智取生辰纲》选自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记叙了杨志押送生辰纲却被吴用、晁盖等人用计劫走的故事。教授此课,要在厘清故事脉络的基础上,让学生感受双线结构的精妙之处,将重点放在体会人物形象、探究故事原因、理解小说主旨上;还要注意运用小说要素分析的方法,体会课文中反复出现的描写天气炎热的语句的表达效果。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复述故事,概括“智取”情节,把握小说的双线叙事结构。
2.探讨杨志丢失生辰纲的原因,把握人物形象。
3.深入文本,分析吴用等人的智慧之处。
4.了解早期白话文的特点,体会古今汉语的联系与贯通。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把握小说的双线叙事结构。
2.引导学生探讨杨志丢失生辰纲的原因,分析杨志的人物形象。
3.引导学生梳理吴用等人用计劫生辰纲的过程,分析其中的“智”。
教学方法
朗读默读法 自主学习法 合作探究法
资源与工具
(一)资源
1.拓展阅读:施耐庵《水浒传》。
2.影视作品:电视剧《水浒传》(1998年版)。
(二)工具
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情境
北宋末年,大名府留守梁中书送给岳父当朝太师蔡京的寿礼被人劫走了,这在当时轰动朝野。事情的经过究竟是怎样的?今天,我们来学习《智取生辰纲》一课,了解当时的情况。
二、预习任务
1.字音字形。
嗔(chēn) 虞(yú)候 干(gān)系 恁(nèn)地 省(xǐng)得 怨怅(chàng)
逞(chěng)能 行(háng)货 窥(kuī)望 朴(pō)刀 聒(guō)噪 计较(jiào)
2.根据释义明确词语。
指随从的差役或仆人:伴当
书信,信函:书呈
真的,确实:端的
明白事理:晓事
这样,如此:恁地
指容易出麻烦的地方:尴尬去处
指受了气勉强忍耐,不说什么话:忍气吞声
恭敬地连连答应:喏喏连声
互相望着发愣:面面厮觑
3.文学常识。
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博古通今,才华横溢。著有《水浒传》。
《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在民间口头传说、艺人讲说演唱的基础上,由文人加工编撰而成。全书结构严整,每个故事又独立成章。
三、学习任务一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