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议论要言之有据》教学设计2
- 资源简介:
约3270字。
写作 议论要言之有据
设计说明
学生已经学习了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议论文,对论据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并能分辨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在材料的选取上,大多数学生能做到从日常生活的体验中经过思考、辨析,筛选出一部分内容证明观点,但选择的材料有些内容不真实,经不住推敲;有些内容与观点并不一致。由此可见,学生选材不准是一个普遍现象。因此,在议论文写作中,引导学生充分、严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有理有据,是这节课要训练的重点。
学习目标
1.围绕自己确定的观点,选取与之相对应的丰富材料。
2.使用真实准确、经得起推敲的材料。
3.注意材料使用的丰富性,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掌握议论要言之有据的方法。
2.培养学生从教材中提取写作素材并运用一定的技法进行写作的能力。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 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情境
什么是“空口无凭”?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强调口头陈述的不确定性和缺乏可信度,常用于反驳那些没有实际证据支持的言论。我们在议论文写作中,也不能无凭无据来表达观点,要做到“言之凿凿,确可信据”。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议论文如何做到言之有据。
二、学习任务一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回顾课文,明确论据要求。
1.回顾《敬业与乐业》,每人摘出一处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
2.师生共同分析,总结论据的类型及论据的使用要求。
3.从以下三则材料中选出与“爱国”有关的论据,并说明理由。
材料一:郭沫若曾在《我爱这土地》中写道:“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材料二:茅以昇临危受命修建京张铁路。
材料三:两弹元勋邓稼先肩负起开拓祖国核事业的重任,离开自己的妻儿和双亲,毕生为祖国奉献,这样的爱国情怀让人由衷敬重。 学生独立思考,举手回答。
1.(1)《敬业与乐业》中的道理论据示例:
①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②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
③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2)《敬业与乐业》中的事实论据示例:
①唐朝的名僧百丈禅师每天都必须做事,否则他那一天就不肯吃饭。
②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
③当总统的和拉黄包车的同是神圣的职业。
2.论据是作者阐述或论证观点的根据,我们要使用准确、恰当的论据。
论据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事实论据(包含史实、典型事例、统计数字等);另一类是道理论据(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