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27
- 资源简介:
约3970字。
《孔雀东南飞》-以刘兰芝为例探寻生命的价值教学设计
课名:女性悲歌的生命呈现,时代觉醒的意义反哺——以刘兰芝为例探寻生命的价值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孔雀东南飞》是高中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也是最长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描写了刘兰芝与焦仲卿的爱情悲剧,并刻画了一系列的人物形象(包括刘兰芝和焦仲卿两个正面的悲剧形象、焦母和刘兄这两个反面形象)。虽然是以古诗文的形式呈现,但作为长篇叙事诗,仍带有小说的特点,结构上有独特的裁剪与布局,创作手法也是丰富多样的。而且这一悲剧的创作目的及现实意义,也是值得探究的内容。《孔雀东南飞》这首长篇叙事诗,容量比较大,字词障碍较多,难以理解的语句也较多,如何新颖讲授这一堂课,起初无从下手。经过研读教材、教参和查阅各种资料,我决定借助鲁迅先生对悲剧的诠释着手。围绕“悲剧美在哪里?谁毁坏了这份美?如何守护美?”三个方面着手进而探寻主人公的人物形象、悲剧的形成原因以及女性悲剧的价值启迪。
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 疏通文意,整体感受乐府的民歌特色和语言风格。
2.思维发展与提升: 反复诵读,在朗读中体会人物情感以及人物形象。
3.审美鉴赏与创造: 以诗会友,体会矛盾冲突,感受诗歌悲剧成因。
4.文化传承与理解: 学有所悟,揣摩女性的生命价值,为美好理想而歌。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品味诗歌语言,对诗中主人公形象、诗歌主题等作“诗意的探寻”。
【教学难点】学会如何阐述自己的观点,激发理性精神,鉴古知今,提高感悟女性实现生命价值的力量。
教学准备
1.利用学校智能化图书馆,借阅书籍,查阅资料,改变过去单一的教学环境,学生在智能化图书馆环境中,自主阅读,感悟经典,大大增强学习兴趣;
2.利用学校朗读亭,指导学生诵读,学生登录学号进入微朗读这一系统,诵读时自动录音,录音文件自动保存学生账号中,这种朗读方式带给学生无限的新鲜感,大大提高学生对传统经典诵读的热爱。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课堂导入:
回顾中国文学作品中女性悲剧的形象,感悟女性的力量,明确课堂主题引导找寻鲁侍萍、窦娥、祥林嫂形象的共同点,体会三位女性的反抗精神,引出文章的主题。 找寻鲁侍萍、窦娥、祥林嫂形象的共同点,体会三位女性的反抗精神,引出文章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