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题材:赠友送别
- 资源简介:
约11560字。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题材:赠友送别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寄微之三首(其三)①
白居易
去国日已远,喜逢物似人。
如何含此意,江上坐思君。
有如河岳气,相合方氛氲。②
狂风吹中绝,两处成孤云。
风回终有时,云合岂无因?
努力各自爱,穷通我尔身。
【注】①此诗是白居易赴任江州司马途中所作,微之即元稹,此时被贬通州司马。②河岳气:犹言江山之气。氛氲:阴阳二气会合之状。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诗人遥寄朋友之作,寄赠的对象为微之,他和诗人是意气相合的朋友。
B.诗人与微之此时处境相似,都不得志,为此他勉励微之并约定将来在他乡重逢。
C.诗人用“河岳气”两句形容二人如山水气象般情意投合,相聚时格外和乐融洽。
D.“狂风”和“孤云”都具有象征的意味,委婉地表现出两人被贬分离的艰难处境。
2.本诗与《琵琶行》都是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时期抒发人生感慨的作品,但本诗末两句与“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有所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金陵酒肆留别
李 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①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②不行③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注释:①【压酒】压酒糟取出酒汁,即新酿的美酒。②【欲行】要走者,指诗人自己。③【不行】不走者,指金陵子弟。
3.这首诗前四句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赏析。
4.《四溟诗话》评此诗说:“妙在结语。”结尾两句妙在哪里?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冷朝阳①还上元
韩翃(唐)
青丝缆引木兰船,名遂身归拜庆年。
落日澄江乌榜②外,秋风疏柳白门③前。
桥通小市家林近,山带平湖野寺连。
别后依依寒梦④里,共君携手在东田⑤。
[注] ①冷朝阳:生卒年不详,金陵(今江苏南京)人,在中进士第之后,不待朝廷授官,即 于上元节归家省亲,韩翃等人即席赠诗,为之送行 ②乌榜:即用黑油涂饰的船。③白门: 六朝皆定都建康,其正南门为宣阳门,俗称白门,后用以代指金陵。④寒梦:一作“寒食”。⑤东田:在金陵城外。
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写友人此时高中进士衣锦还乡,归舟饰以“青丝”,称“木兰船”,衬托冷朝阳中举之 后的畅爽之状,写其归途之乐。
B.颈联短短十四个字,却总共写了描绘出“桥”、“市”、“林”、“山”、“湖”、“寺”共六种景 象,笔力可谓深厚,更衬托出了所居之人的高雅情操。
C.“别后依依寒梦里”一句,在 “梦”之前着一“寒”字,写此刻诗人与后人别后的凄凉,只能 在“梦”中相见,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