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的分解2
└─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 3.5力的分解(课件+教案+教后记)
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 3.5力的分解 教后记.doc
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 3.5力的分解(教学设计).doc
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 3.5力的分解(蓝色背景)(17张PPT).ppt
共1个课件,1份教案,1份教后反思。
《3.5力的分解》教后记
【写在之前】
在我写下这节赛课所得、所想、所思之前,请允许我先感谢在这次赛课过程中对我有极大帮助的人:首先感谢我们市的教研员老师,是他给我了一个磨练、学习的机会,让我能够通过赛课在课堂设计、语言表达、师生互动、心理素质等方面有极大的提高;感谢物理特级教师徐老师,从这节课的筹备到磨课再到完善,徐老师给与了最大的支持和建议,让我看到一个特级老师身上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其次感谢学校和整个物理教研组,无论是课时安排还是课堂支持,学校和教研组都是我最坚实的后盾。尤其是教研组长李俊成老师,全程参与、悉心指导、毫无保留的提供帮助。最后感谢省教研室老师和其他学校的一些专家在听试讲过程中提出的宝贵意见。所以这次赛课的一点成绩是凝聚了大家的汗水。
接下来我把这节课的所思所想总结如下:
【课堂引入方面】
在这节课中我用的是“下坡”感受引入,因为下坡时觉得“轻松”、“速度越来越快”这样一种效果是由于重力的分力,如果要定量研究这个分力就要用“力的分解”。这样一种引入方式和大部分老师的“实验引入”不同,优势在于这个生活体验人人都有,而且由铺垫式的分析学生自然就从上节课所学习的“分力”、“合力”中想到这节课要学习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力的分解,为这节课的学习搭了一个很容易跨上去的台阶。之后就由这个现象直接提炼出物理模型进行定量分析。但相对于实验引入是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大,可能不足以引起所有学生的兴趣。
《§3.5力的分解》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通过具体问题建立物理模型,知道为什么要进行力的分解。
2、知道什么是力的分解,力的分解和力的合成互为逆运算。会用“力的分解”分析研究具体问题,并通过实验进行认证。
3、在解决具体问题时会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或实际需要找到两个分力的方向。用平行四边形定则画出力的分解图,并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4、会用平行四边形和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求出分力的大小。
5、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够相互评价纠错,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收获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能理解力的分解和力的合成互为逆运算,所以能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求出分力的大小。
2、在解决具体问题时,能够依据力的实际效果确定分力方向,求出分力大小。
【实验器材】
压力传感器(2个,由拉力传感器改装)、重1N的圆环、饮料瓶2个、非弹性绳、钩码、一次性筷子、皮筋。
【教学流程】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