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是什么”之我见
作者:马向阳 时间:2007/12/15 8:12:58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3894
几个观点让教师手足失措: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场所,不是对学生训练的场所;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应是探究知识的场所……,这些观点是立足于课改的,是引领教师的认识和观念的,是对课堂的新的定向,是课堂重构的基本前提。对此,我接受课改、拥护课改,但也态度明确,我反对折腾、反对否定之否定,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场所,但教师的表演如何如何才能调动学生的激情,极大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呢?课堂不是训练的场所,那么单纯对学生的引领所建立起来的认识会不会是纸上谈兵,会不会仅仅是一种假性而不是能力?课堂上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让人感觉到对知识的探究似乎才是课堂的重点,是不是一些简单的东西譬如识记方面的也要去寻根究源?虽然我的认识有点极端,但我总觉得现在的教育倡导也的确有点否定之否定,今天是传统教育,明天就会是全盘西化的味道。我看的书很少,教育知识也很浅薄,对于课堂的理解只是非常看重课堂教学的含金量,对于课改中形式上的要求真的没兴趣,对于理论上也是一头雾水,假如一堂课下来,学生对课堂教学中的知识、技能与方法、修养及思维量都很满意,便觉得这是一堂真课堂了,那里还去计较学生是通过什么形式达到了他们的满意?
说得透彻些,课堂教学的含金量,指的是课堂教学中的知识、技能、修养和思维的含量;也就是说,课堂教学究竟教给学生什么了,学生学会了什么,那些东西是有价值的,学生从中吸取多少营养精华。基于课堂教学含金量的要求,课堂教学也有一个追求的境界在于:课堂教学必须追求平实平和、清晰明快、饱满厚重及悬疑求异的高境界。平实平和要求教师有一种在语言内涵的深刻性把握,和智能体系的层次性掌控上的自信与从容,清晰明快要求的是一种清新、明晰、简练、畅快的课堂意境与氛围;饱满厚重指的是一种经过探索、学习、实践后长期积淀的厚积薄发的凝练;悬疑求异指的是课堂上创根究底的质疑,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求异思维、逆向思维、质疑问难启人的思维等。
具体说,有了课堂教学的含金量,一堂课才是真正的好课,在课改喧闹的大潮中,能够不盲动、不妄从也是一个教师日渐成熟的标志。
2007年12月14日
说明:本文是针对目前叫的最响的课堂改革的一点冷思考。作者反对华丽,讲求朴素务实;不论传统现代,讲求大语文真语文。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