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伟大的100个理由!

作者:张正春  时间:2008/2/27 7:57:23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3131
  27、 尊师重教。从古以来,中国都是一个尊师重教的国家,唯其如此,开启智慧,坚持真理,明辨善恶,判断是非,有“孔圣人”一夫当关,各种歪门邪道“万夫莫开”。中国人不会被人所误导,亦断难为人所迷惑,域外种种“宗教神怪”终不能在我中华误国误民。所谓“中国无宗教”者,诚哉斯言!在所谓“天人合一”的信念之中,天人不二,神人不二,纵然皇皇如“天帝”者,亦不能怪异于人,道德信念发自内心,又何必求异教束缚我心,岂不悲乎?    
  28、 尊重女性。从“女娲补天”到“观音救世”,从天上的西王母到世间的巾帼英雄,娥眉不让须眉者不可胜数,那些顶天立地的“女中丈夫”,何曾丝毫示弱于男儿? 
  29、 盖世奇功。“女娲补天”的壮举,“夸父逐日”的勇气,“精卫填海”的斗志,“愚公移山”的精神,还有那恶战不休的“刑天”,那种气势,谁人能敌?    
  30、 龙的传人。人类古代文明都有“图腾崇拜”的历史,这是人类思维的雏形,是所有民族思想史的出发点。和那些形形色色的崇拜相比较,无论罗马人的“狼图腾”,还是英美国家至今犹存的“鹰图腾”,或者其他民族的“虎图腾”和“牛图腾”,无不具有极大的局限性,唯有“中华龙”是个无所不能的神灵!“牛头马面”、“狮鼻兔眼”、“虎掌鹰爪”、“鹿角虾须”、“蛇身鱼尾”……无数优秀品质集于一身,“春分则登于天”、“秋分则潜于渊”,或者“兴云吐雾”,或者“隐介藏形”,或“鱼”、或“马”,或“山”、或“水”,可为“火龙”,可为“水龙”,亦或“金龙”、“土龙”,神通广大,变化莫测,反映了中国人超乎寻常的想象力和凝聚力。若论思想境界和文化性格,中国人的先天优势谁人能比?如此看来,伟大与渺小,狭隘与广博,不是一目了然吗? 
  31、 龙凤呈祥。单说“龙”的神奇,似乎已经登峰造极,然而,中国人又设想出一幅更加辉煌的文化宏图:龙凤呈祥!这真是不可思议!“龙”有“鹰爪”,依然具备了鸟类的品德,为什么又要创造出一个“凤凰”呢?《尚书》:“欲不可纵,物不可极”,龙之为物,可谓极矣!怎么办呢?这就是“凤凰”的妙处!《易》曰:“亢龙有悔”、“潜龙勿用”,这就是天道,只有龙凤呈祥,方显“群龙无首”的智慧,只有这样,伟大的巨龙才不至于孤独和疯狂,才不至于离经叛道!只要不背离天道,伟大的龙就不会自我毁灭!何谓天道?《易》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天道就是阴阳之道!龙为阳,凤为阴,只有龙凤呈祥,才能阴阳合德,和合之美,尽在不言中。 
  32、 象形文字。汉文字是当今世界上唯一存在的具有生命力的象形文字,这是非常神奇的事情。象形会意,既可以形象直观,又可以抽象演绎,象征意义和引申义以互不相妨碍,反而相得益彰,相映成趣,唯有汉语文字能够做到这一点,这不是一个奇迹吗?如:“本”和“末”,“上”与“下”。“阴”与“阳”,“虚”和“实”,“刚”与“柔”……如此之类,皆相对而言,指示而出。“本”就是树木的根本,“末”就是树木的末梢。所谓“本末倒置”不是很好理解吗?至于“上”与“下”,一目了然,不言自明。“阴”是山的阴面,“阳”是山的阳面,如此定义阴阳,复杂的自然现象,深奥的哲学思想,巧妙的人生智慧,昭然若揭,其理甚明。“虚”是一种太虚境界,“实”不过是殷实之家,相对比较,那是一种怎样的意境啊!“刚”为金之性,“柔”为木之性,金木之别,人所共知,物理属性与生态利害判然,形象之美与音韵之美无比真切地表现了出来,这是多么优美的一种文字啊!   
  33、 成语词汇。汉语词汇,特别是成语,讲究偶联、对仗,此阴阳之妙,道理颇深。言简意赅,文浅意深,一举两得,涵义丰富。汉语是一种富有诗意的语言,是艺术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如:扭转乾坤,转危为安,化险为夷,显微知著,借古讽今,水火不容,江山永固……再如“游泳”、“旅游”、“观察”、“朋友”……其中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想象是外语所没有的。无独有偶,成双配对,其中奥妙,唯有阴阳理论可以揭示出其中蕴含的玄机。关于这一点,我将在《奇妙的汉语言文字》一文中详细论述,此不赘言。用最简单的词汇,表达最丰富的意义,这就是汉语言文字的神奇效果。试想一想,如果不能像汉语言文字一样简明扼要地表达,一定会出现大量的废话,那不是多余吗? 
  34、 飞天壁画。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举世无双。西方神话中有长翅膀的小天使,显然,在他们的头脑中,没有翅膀是不能够飞翔的,哪怕是天使也不例外。但是中国古代艺术中的“飞天仙女”就能够无翅而飞,而且飞的极其潇洒自如,自由自在,无所依傍,这不就是中国人艺术想象力的过人之处吗? 
  35、 马踏飞燕。“马踏飞燕”是在甘肃武威市“雷台”遗址所出土的一件东汉青铜艺术品,这匹神马无翅而飞,横空而走,虽迅疾如飞燕者所不能也,这和西方人想象中的“飞马”形象实在有天壤之别,不可同日而语! 
  36、 万里长城。横贯东西,跨越千山万水的长城,随山起伏,涉水凌云,宛若一条巨龙盘踞在亚洲,雄伟壮观,静中寓动,河山为之增色,九州连成一片,北国万里风光,俨然一幅图画。这不是一种巨大的艺术创举吗?能做出这种艺术效果,怕只有中国人了。 
  37、 建筑艺术。中国所独特的建筑艺术,以“大屋顶”为最。翘角飞檐,立柱斗拱,高台之上的大殿,就有了活的灵魂,虚实结合,动静相兼,寓动于静,静中有动,若行若止,若举若飞,若有所待,若有所望,庄严而不僵硬,灵活而不轻浮,这就是中国人所达到的艺术境界。无数亭台楼阁、庙宇殿堂,无不体现出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灵感。 
  38、 旷世柔情。《红楼梦》中“黛玉葬花”的情怀有谁能够超越呢? 
  39、 行侠仗义。无论青史留名、万世流芳的先秦“义士”,还是《水浒传》中的英雄好汉,闯荡江湖,横行天下,盗亦有道,这是中国文化化腐朽为神奇的精彩之处。强盗土匪,地痞流氓,恶霸豪强,一介武夫,能够晓之以“大义”、谕之以“真情”,其“归顺诏安”之意,又岂是常人能够理解的? 
  40、 古籍典册。姑且不论“三坟五典”之类,只一部《四库全书》,足可以独步天下矣。 
  41、 文章之美。三千年来,中国流传至今的文章可谓汗牛充栋,奇文美赋,足见古人雄才大略,气壮千秋。无论《左传》和《孟子》,无论《楚辞》与汉赋,从《战国策》到《古文观止》,浩气凛然,气象非凡,文章之华美,精神之纯粹,罕有能匹敌者。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