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现代文阅读专项突破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1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4/7 18:45:1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17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18990字。该资源涉及知识完整。所举例题多是2008年高考题,解析也很到位,是时效性极好的资源。
  语文2009年高考现代文阅读专项突破
  第一部分  总体解读现代文阅读
  〔一〕高考语文大纲现代文阅读部分考查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
  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
  现代文阅读是现代社会的人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每天都会从事的一项最基本的活动。我们从阅读文章中或学习新知识、或了解社会动态、或欣赏文学作品等等,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扩充知识、了解社会、陶冶情操,从而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高考考查现代文阅读目的在于检验考生的阅读能力,因为阅读能力对于一个即将升入大学学习的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下面就高考阅读测试的三项要点总共九条具体要求逐条加以解说。
  1  理解B
  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层级为B级,包括以下两条要求。
  (1)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重要词语”是就这个词语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如果考生没有能够正确理解这些词语,就无法准确地把握文意。因为词语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建筑材料,理解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是阅读的基础。能否在上下文语境中迅速地领悟词语的含义,是阅读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标志。
  (2)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重要句子”是指这些句子对于理解文章具有重要的作用。考查的重点一种是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一种是有些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而“理解……含意”,既指能对他人的分析和解释进行正误的判断,也指能用自己的语言对相关的语句进行解释。
  2.分析综合C
  考查学生对文章的分析综合,能力层级为C级,包括以下五条要求。
  (1)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从读物中辨别各种信息的性质,筛选并整合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是达到阅读目的、获取所需信息的重要手段。这里所说的信息,是指通过阅读而得到的知识、消息、情报或代表某些信息的词语、符号、数据、图形等。
  从文章中辨别、筛选并整合重要信息,必须在阅读时把注意力放在文章重要内容上。一段或一篇文章的重要内容包括:文章的基本概念和新的知识;对重要概念和知识的解释和阐述;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即文章主旨的语句等。
  (2)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结构就是这种思路的具体展现。阅读时只有把握住文章的结构,理清文章的层次,包括段与段之间的以及一段内容的层次,才有可能真正理解文章。
  (3)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考查的是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内容作进一步分析和整理的能力。一段文字内容很多,但其核心的意思可以用一句或几句话来概括。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有时与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一起考查,有时与鉴赏文章的写作技巧一起考查。
  (4)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言为心声”,文章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流露。在阅读时,考生应能看出作者对所论说的事物的观点和态度。作者对所说的事物的赞颂还是批评,是完全支持还是有一定的保留,需要考生分辨。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有的是直接表述出来的,有的则是分散在多处,考生只有在辨别和筛选后才能得出正确判断。
  (5)  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考查推断力和想象力,是对人的潜在能力的测试。读文章不仅要会读而且要会思考,会根据文章提供的知识去探究文章以外的知识,将书读厚,为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不是凭空进行的,而是有理有据的。有时,阅读材料没有给出现成的结论,这就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合理的推断和想象,这是研究性学习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3鉴赏评价E
  ……
  (六)传记阅读
  【知识整合】
  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以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自传和他传。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后者是他人撰写的。从表达方式看,有的传记,一面记述人物的经历,一面加以评论,这种传记则被称为“评传”。
  传记的文体特点是真实性和文学性。其中,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但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具有文学性,它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接,倾注了爱憎的情感;它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
  传记一般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人物的时代性和代表性。传记里的人物都是某时代某领域较突出的人物。
  第二、选材的真实性和典型性。传记的材料比较翔实,作者从传主的繁杂经历中选取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传主的人格特点,有较强的说服力。 
  第三、选文兼具史实性与文学性。
  阅读方法:
  根据传记的文体特点和新课标,在阅读传记时,除了完成一般文章阅读的把握文章结构和概括中心意思的要求之外,要注意以下五点:
  1.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 
  2.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把握传主的性格、情感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3.理解作者的评论、思想,分析作者的评论、思想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4.通过分析作品的选材、表现手法、修辞技巧、语言特色等艺术形式,了解作者这样处理的意图;
  5.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探究)
  【题型分析】
  新课标对传记是这样要求的:“阅读古今中外的人物传记、回忆录等作品,能把握基本事实,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并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认识传记作品的基本特性,尝试人物传记的写作。”要做到能“把握作品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情节,理解作者对传主及有关事实所作的评价,并形成自己的思考和判断。” 
  2008年高考江苏、宁夏(海南)卷选用传记文本,山东卷选用评传性文本。山东卷全部是主观题,4题18分;江苏卷2个客观题6分,2个主观题12分;宁夏(海南)卷1个客观题5分,3个主观题20分。考查侧重:A特别关注: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B人物精神,对人物的评价;阅读的启示;传记真实的要求;对写作手法及价值的思考。
  考查方式 :
  1.把传记当作一般的阅读材料。如对重要词语、句子和内容的理解、作品风格的分析、人物形象评价、感情的体验和感悟等等。 
  2.结合传记的特点进行能力考查。一是结合作品考查对传记理论知识的理解,如自传的真实性、传记作者与传主的关系、传记的真实性与文学虚构、传记的选材与语言表达、传记人物描写与刻画、勾勒与细节等。二是运用传记知识分析作品。如分析传记的结构、表现手法,总结传主的事迹、贡献或形象、性格特点,评价传主的价值、影响或传记作者的观点、态度等。
  【真题透析】
  典例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2008年高考江苏卷〕
  晚清学人杨守敬
  杨守敬(1839一1915),湖北宜都人。少年时代聪明好学,刻苦用功。青年时代有两件事对他影响很大:19岁时,听谭大勋讲授汪中的《述学》,开始接触乾嘉考据之学;20岁那年,偶然得见清人六严缩摹的《舆地图》。便借来临摹,这成为他研究历史地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