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与互动——浅谈如何创建有效的语文课堂

作者:福建省 吴仕娟  时间:2009/7/24 15:05:35  来源:wushijuan315 原创  人气:1362
  课堂上,师生双方应该是是和谐的;课堂上,师生双方应该是互相尊重的;课堂上,师生双方应该是互动的,应该是绝大多数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掌握规定的教学内容。作为一线教师应该力图建立这种和谐、公平、相互尊重、真诚交流、充满活力的课堂。
  尊重是沟通的前提,课堂上的尊重是相互的,因为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新课标》也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作为奋斗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来说,教学已不是过去的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过程了,一个没有相互尊重、充分合作、师生互动的学习过程,已不适应现在的教育趋势!
  尊重学生,也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部分尖子生独领风骚、中等学生偶露头角,而差生则是无声无息。为了使大部分的学生感受到没有被忽视、冷落的感觉,使每个学生的心灵充满被尊重、受重视的阳光,针对这种个体差异性,我在课堂教学中,针对班中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法和练习,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和获得成功的体验;另外多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使学生们在交流、合作中感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这样,在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同时,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就宽松了、和谐了。
  在课堂上尊重学生,也就是要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独特感受。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蹲下来看儿童”,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就是赋予作品与学生更大的生命力。在课堂上,我总是面带微笑,用亲切自然的目光注视学生,让学生产生信任感,使学生明白老师正期待他发表自己的的见解。在教学中,我经常会参与到学生的竞争中。“老师和你们比赛背诵,看看谁背得快、背得好”、“有没有敢向老师挑战的”、“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好吗?”课堂上的互动,让学生感到从未有过的亲近,感受到老师与自己的平等,因此,学生个个跃跃欲试,畅所欲言。课堂氛围自然而然的活跃、和谐了。
  在教学《心声》中,我知道这篇课文对当前的教育和教师有一定的争议,基于尊重的前提,我和我的学生进行了如下互动:(片段)
  师:只为了读一篇课文,竟然那样大费周折。你觉得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李京京 这个小小的愿望实现起来如此艰苦卓绝呢?
  生:因为那个老师偏袒好学生。
  生:因为老师不能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师:是的,小说就是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的。这篇小说它暴露了教育上的一些问题。你觉得文中还暴露出哪些教育问题呢?(尊重学生的话语权)
  生:有些老师从没有把学生当做活生生的生命对待,而只把学生做为听课的工具,要求学生惟命是从。我从课文中“只要李老师说我们错了,那我们才是真的错了。”体会到的。
  生:有些老师不善于蹲下来倾听学生的心声。京京那么执著地一次次强烈要求读课文,但老师都漠不关心。
  生:同样也暴露了教育上一些老师弄虚作假,利用公开课作秀。
  师:同学们这么深刻地发现问题,目光确实敏锐。连我这个老师都要为我们的同行汗颜了。(肯定学生的发现,平等对话。)那么文中的这个李老师真的令大家深恶痛绝吗?(相信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生:不能用深恶痛绝来形容这个老师,似乎对她也不公平。
  师:噢?能不能说说你的发现?
  生:她这么做也是考虑到学校的利益了。这从文章第六段可以看出。
  生:还有文章最后老师李老师也让李京京读了课文,而且她也被李京京的朗读感染得声音发颤了。
  师:我真为这个李老师擦了一把冷汗,你们终于原谅她了。(同学们笑)
  师:假如你是这位老师,你会怎么做?(创造性解读)
  生:我会走近李京京,倾听她的心声。
  生:我会在公开课之后,真诚地向她道歉,并且还会帮她做她父母的思想工作。
  师:假如你是李京京,你在第一次被老师拒绝后,你会怎样做呢?(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才能听到学生的心声)
  生:我也会很伤心。
  生:我不会放弃。我会找到老师表明自己的心愿。
  生:我会向老师表明自己的实力。
  师:同学们,刚才你们的发言让老师感受到,假如你们是老师,你们会蹲下来倾听学生的心声。假如你们是李京京,你们也会找到老师向老师倾诉你和万卡一样的境遇。同学们,现实生活中我们有些心声深埋在心底,由于种种原因隐忍不发。正如一部电视剧题目那样《靠近你,温暖我》。今天通过这节课,我也想告诉大家,彼此靠近,温暖大家。
  在这堂课中,我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生的阅读感受,从人物形象到小说表现主题,从小说表现主题到社会现实的挖掘,再到联系实际生活实际问题的处理解决办法。层层深入,拨云见日,彰显主旨。这节课中我平等自然地与学生进行对话与交流,并不避讳当前存在的一些教育现象。相反地,对当前教育问题的挖掘,让学生充分走进文本,了解了人物的形象,使文中的人物走进了学生心里。学生会对老师以前的言行深表不满,也会为老师后来的行为暗暗叫好。更会为执著、纯真的李京京最终能表达出自己的心声而欣慰。学生也悟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心声要学会表达,别人的心声要学会倾听,让人与人之间,生命与生命之间彼此靠近,彼此温暖。真正让学生体会到语文与生活与做人的联系,这不也是学生心灵的一次升华吗?
  由此我想到:学生只有意识到被尊重,才能愉快地接受教育,并能从他人的尊重和爱中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使他们的学习兴趣能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高。当然,作为一个教师,不仅要多看到学生的优点,赏识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还要教学生学会尊重他人,信任他人,赏识他人。“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被人尊重是一种幸福”。这样的课堂,不仅使全班学生感到和谐愉快,而且能使他们在人格上健康成长。
  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对课堂管理和师生关系进行重新认识。更换了心态,主动调试。只要我们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把每一个学生当作一个有主张、有活性的人来看待,那么,在这种师生之间互教互学的过程中,课堂就会变成孩子们探究知识的乐园,随之而来课堂效率也提高了。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